当前位置:图书馆 >> 新闻动态 >> 浏览文章

图书馆“有奖征集读书心得”优选好文(二)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1日 | 
阅读: | 
作者:图书馆 | 
[ ] | 

不需要多快,只需要更远

五年制高职学院专职教师 周晟

已时傍晚时分,路上车水马龙,晚秋的夕阳略带淡淡的寒气。路旁的猎犬蹲坐在树下,渴望的眼神仿佛能穿过高楼大厦,万水千山,似乎要望地更高,望地更远。又好似在安静的思考自己的过去,自己在时间长河里留下的脚印……

这样的一幅画面却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似乎是在暗示着什么,让我的步伐无法在挥洒自如。在烦躁的心情下,我只能在这一辆快节奏的生活列车上提前下站,泡一杯香茗,慢慢的品读一下活了二十几年的自己。

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变了,世界也变了。生活的节奏被装上了科技的发动机,远远的就能听到与地面高速摩擦“呲呲”的声音;在宽阔的街上,人们川流不息,为了工作中更多的报酬,却没有驻足的交谈;绿色的蔬菜也不需要季节的限制,任何时候都能新鲜上市;天涯和海角在也不是遥遥无期,只需天上一飞,地上一跃,水上一游……见到这些变化,有的大感好生活,看到他们沾沾自喜的“幸福”,不知为何我的心一阵阵的生疼,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样的生活变了味,不是人在生活,而是生活在“弄”人,人与人的情变成了花花绿绿的钱,美味的蔬菜却没有了菜的味道,从海角到了天涯,却少了沿途的风景。

生活需要快,但需要走的更远,不是那一种一味追求速度而忽略沿途的风景。人总是要走向终点,逃脱不了时光的摧残。生时你是赤裸裸的来,死时带不走一片云彩,那么又何必走的那么得快,让沿途的风景成为脑后的残影,驻足一下,拓宽你人生的宽度,也许能让你的终点变得更远。“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古人早就这样感叹过,时间总是这样在不经意中流去,看着每天日出日落,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余秋雨先生的那句话:“堂皇转眼调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有的人为了大把的金钱,每天加快步伐的工作,恨不得能,在多出几只手,能赚更多的钱,他的生活节奏只能让沿途留下模糊的残影,大量的精力掏空了自己的身体,最后归宿医院,提前结束了自己的终点,回首一想自己似乎什么都没有,失去友情,冷落了家人。有的人在官场混的风生水起,左右逢源,为了尽快的升官发财,贪污贿赂,最后走向法场,背负千古骂名;有的人默默无闻,只是尽自己的权责,为百姓服务,获得民心,每天吾身三省,稳打稳扎,不慌不忙,最后走向更高的职位,留名一世。可见,人生的高度和远度,不是在于多快,而是在稳打稳扎,慢下来思考,才能走的更远。

繁华瞬间,留下的只不过是悼念和记忆;锦衣美食,不过蔽体果腹;高管侯爵,不过一时的得意。花开花落,月满盈亏,是一首诗;潮起潮落,燕去燕来,也是一幅画。人生的道路上处处充满风景和诗情画意。我们要学会驻足欣赏,而不是快速飞过。慢下来,捡起路边的垃圾,环境美了;慢下来,扶一下路边的老人,你的微笑多了。不要让金钱和权力蒙蔽了双眼,不让生活的快节奏带走了你的灵魂。驻足思考生活,做一些乐人乐己的事,会让你的人生走的更远。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漫步于人生的道路上,终其一生我们能看到更远的风景。惊涛骇浪的快步加鞭,只能是人倒船翻。时间是猝不及防的东西,争不过朝夕;岁月是一场有去无回的旅行,好的坏的都是风景,不要怪我太贪心,我只想慢下来,慢慢品读,让人生走得更远。

 

读《我爱这土地》有感

2015级学前教育5班  邓瑞仙

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在书中学到了很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书中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教会我们感悟生活,体验人生。

我本人比较喜欢读诗歌,因为诗歌虽然简短,但字字句句铿锵有力,深入人心。我在诗歌中读到诗人的爱恨情仇、诗人的爱国大志、诗人的的远大抱负、诗人的人生感悟。诗人将所见所闻所想所感都表达在诗中,一字一句,一言一行,毫不流露的展现在我们眼前。

我读过印象中最深的诗歌是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原文是这样的: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诗人把自己比喻为诗中的鸟,生前嘶哑歌唱,死后魂归大地!就是这样一只鸟,一只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鸟!诗人将爱国情怀的热血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及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自己的献身精神都淋漓尽致的通过诗歌体现出来。诗人爱国之情及对祖国命运的牵挂和奉献精神深深的打动了我,或许我并没有完全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但我看到和读到了诗人那颗真诚炽热的爱国之心!我们现在美好和平的生活是老一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珍惜、要感恩,中国在世界上是一个国家,但在我们心中就是家!家人之间友爱和谐,民族之间团结友爱,共同建设美丽富饶的祖国,如同作者一样,深爱这片热土!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我所需要做的是刻苦学习,提高文化素质,钻研专业,精通专业技能,为学前教育事业做出奉献,成为一名将来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


宁静致远

建筑工程学13级监理1班    匡丽萍

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很喜欢下雨天,却又讨厌下雨天路面泥泞的样子。最喜欢秋季的雨天,窗外小雨凄凄沥沥的下着,静坐窗边,捧一杯香茗,品一本好书,体会书本带来的喜怒哀乐和人生哲理。

哈姆雷特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我很是赞同,文学的世界里,有各式各样的文章,各种各样的读者和那些千奇百怪的理解。你不能去批判一个和你理解不一样的人,更多的是去欣赏和赞扬。

接着,我想谈一谈对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的一些想法。这是我第一次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仔细地品读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平凡的世界》里的每一章节,甚至每个字句,都未曾舍得疏漏。以平淡而朴素的语言,潺潺流水般叙述平凡世界里的平凡事,平凡事件中的平凡人,却体现出平凡人所具有的不平凡精神。

纵观全篇,两代人当中,人人都抱有实实在在的遗憾,而这遗憾中又有各自的可敬可爱之处。 作品太长,没办法一一把其中的各自人物或者事物列举出来分析出来,但是,这部作品给我更多的是震撼,震撼那么贫穷的年代,人们为了生活的更好依旧对未来充满信心,依旧努力的奋斗着。也有很多感动,感动于孙少平最后选择了一种普通劳动者的平凡生活,感动于这平凡与不平凡交错着的世界。

我不知道我的想法是否正确,但是我还是在思考:虽然我们所处的年代不同,但那一群人生活在那么艰苦的坏境下,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依旧很努力坚强的生活着,为明天坚持着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不说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有多好,起码不需要为一些吃饭问题担忧,我们拥有好的条件却不像那个年代的人了,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坚持和努力呢?一个人静静的品析着书本,觉得眼前的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了,未来的目标也就更明确一些了。

我个人还很喜欢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总给人一种安静美好的感觉,它描绘了一幅湘西地域风俗画:太阳升起,溪边小船开渡,夕阳西沉,小船收渡。让我不自觉的联想到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场景,让人充满了无尽美好的想象。书中诠释了湘西的自然风光,社会风俗,故事情节将世间的真善美表现得淋漓精致。 通读此书,让我从中明白,一个人对一片土地的热爱,是懂得它残酷以后去心疼那背后醉人的风光。

读完此书,我开始向往那个湘西的边陲小镇:木制的吊脚楼,摇曳的红灯笼,潮湿的青石板,窄窄的渡船。 我喜欢品味书中的含义也喜欢分析书中的人物想法,更喜欢把自己置身与其中,感受书本带来的喜怒哀乐,体验那些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场景,感悟出适合自己的人生哲理。

一个人在品读一部好的作品时,心里是宁静的,是安详的,也可以说是置身于其中的,每个人不管读什么样的书都能从中悟出一些哲理,体会到一些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