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图书馆 >> 学术动态 >> 浏览文章

2023年6月《职教参考》第112期

发布时间:2023年07月06日 | 
阅读: | 
作者:图书馆 | 
[ ] | 

学校教学动态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第五届“铭鼎杯”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

闭幕式暨颁奖仪式

 

/教务处 邱婷

培育匠心,铸造匠魂,培养新时代技能人才;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培养德技并修的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历时2个月的学校第五届“铭鼎杯”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于2023年6月16日下午14:30圆满拉上帷幕,学校在综合楼B区阶梯三教室隆重举行第五届“铭鼎杯”大学生职业技能大赛闭幕式暨颁奖仪式。学校子重仁校长、党委张耀副书记、占龙祥副校长、各级教学管理干部、全体专任教师及教务处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闭幕式。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第五届“铭鼎杯”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决赛顺利举行

/教务处 黄渝钧

百舸争流竞扬帆技展风采共成长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三教”改革,探索“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推进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促进“能说、会做、善导”的“双师型”教师成长,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践行能力、专业教学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学校于2023年6月20日在综合楼B区阶梯三举办第五届“铭鼎杯”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决赛

本届“铭鼎杯”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由云南工程职业学院主办,教务处承办。大赛邀请学校子重仁校长、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尹琼副教授、学校教务处赵云鹏处长、学校质量管理办公室孙学强主任、学校教务处李银江副处长作为现场评委,各教学单位教学管理干部和全体专任教师均出席了本次大赛。

 

 

 

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改革要义及深度学习课堂的实现策略

一、课堂改革要义

课堂发生怎样的变化才算革命?有的专家认为课堂改革主要是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教学关系、教学环境与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也有的专家认为课堂改革是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技术等整体性范式的转变。纵观专家学者们的观点,课堂改革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本质的塑造和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是课堂教学本质的塑造。只有深刻把握课堂教学的本质,才能真正理解“培养什么人”这个问题,才能够采取正确的行动去实践“如何培养人”。叶澜教授认为,课堂教学是师生全身心投入的、焕发出生命活力的、促进生命成长的教育活动,也即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生命与生命的交往过程。唯有塑造课堂教学本质,将课堂教学上升到生命交往的高度,才可能激发教师培养人才的使命感和崇高感,才可能引发教学理念的转变乃至教学行动的突破,才可能使教师在长久的职业生涯中保持初心。因此,包括知识增长、技能发展和品格成长在内的学生全面发展,才是课堂教学的根本价值取向。照本宣科和“一言堂”式的讲解、“年复一年”教学内容的重复、“听之任之”式的课堂管理都违背了课堂教学的本质。

二是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江苏师范大学程岭教授分析了十大名师名家在教学模式上的创新表现,总结出教学模式创新发展的九大核心要素:激发学生、厘定原则、巧设形式、适配要素、组建机制、塑成习惯、共画愿景、培育文化、积极反思,并得出要素间的主干牵引关系为:学生←原则←形式←要素←机制←习惯←愿景←文化←反思,前者引领后者出场,后者服务前者。教学模式创新的落脚点都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其成为高效的学习者,这正是课堂革命的最终追求。

二、促进深度学习是课堂改革的要义

深度学习呈现出教学目标高阶性、知识内容体系性、学习过程交互性等特点,归根结底是解决“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这是课堂教学的本质所在,也是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根本指向。因此,要促使学生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化,必须依赖于课堂改革。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是课堂改革的要义所在。

三、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改革何以实现

(一)转变教学模式,重视思维培养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和创新。调研显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线上与线下教学往往相互割裂,“混合”停留于表面,属于“形式上混合”。据此,需要将“混合式教学模式”转向“融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线上线下两种优势,实现“实质上融合”,线上教学实现“浅层学习”,线下教学促进“深度学习”。要促进深度学习,必须加强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需强调的是,教学设计如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笔者经过多年教学实践,认为教师需要将“教学设计”的重心转向帮助学生做好“学习设计”,具体包括:从关注“教学目标”转向关注“学习目标”,唯有让学生心中有目标才能激发学习动力;从关注教师“如何教”转向关注学生“如何学”,唯有让学生自己下功夫学才能提升学习能力;从关注“教学过程”转向关注“学习过程”,唯有学习过程的层层推进才能触发深度学习的发生;从关注“教学评价”转向关注“学习评价”,唯有学习评价的真实才能反映真正的学习成果。

1 融合式教学设计表

 

1.课前设计

课前设计的步骤是: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设置分层教学目标(匹配学习目标,根据学生学习过程适时调整),将教学内容进行知识分类,进而形成线上线下两类教学资源。线上学习具有学习孤立、知识零碎问题,因此安排课前线上资源应从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出发,设置适合浅层学习的知识类型,例如知识背景、概念理解、初步应用等内容。特别是视频资源,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多采用问题启发、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配有与视频资源对应的测试题目,检测课前自主学习效果。线下教学资源对接线上资源,进一步深化知识技能,针对教学重点与难点进行深度分析,利于线下课堂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

2.课中设计

课中设计的步骤是:衔接课前线上知识技能的内容引入线下教学重难点,针对线上学习的问题进行释疑,对教学重难点设置探究活动,最后发布课中小练习并根据测评结果深度评价。需要强调的是,课中环节教师不讲授学生通过课前线上学习可以解决的知识技能点,避免学生形成学业依赖。课中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关键环节,探究活动的设置非常关键。探究活动需要厘清活动线索,在线索的关键点设置问题情景和明确递进任务,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活动以小组形式开展,小组成员形成互补(重点是学习基础与能力互补)式学习团队,参与情景式案例分析与问题解答。在探究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重点关注团队参与探究的过程环节,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和跨越“学习的低落情绪”,培养学习方法。每堂课的后阶段设置小测验,考察课中学习效果,鼓励学生小组自评和互评,教师适时点评,达到巩固提高的成效。

3.课后设计

课后设计的步骤是:教师根据深度学习的要求与课中学习目标的达成程度设置课后限时线上作业,学生将在作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教师将作业结果有偏差的问题发布到线上教学互动论坛,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适时解惑答疑。课后设计主要围绕着评价学习效果展开,目的是促进深度学习,要回答的问题是“对知识技能的理解有没有更加透彻”“学习效率有没有提升”“知识技能的迁移能力有没有提升”“文字与语言的表达能力有没有提高”等,如果都是肯定的回答,课堂教学才是成功有效的。

(二)深化合作策略,理解教学本质

调研显示,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被形式化。许多教师认为布置了任务,设置了时间,学生也分组进行了讨论,合作学习就完成了。然而实际上这种合作学习只成为了“少数人的表演场”,大多数学生处于懒散的状态,要不嘻嘻哈哈,要不沉默不语。合作学习要想有效,教师必须施以正确的教学策略。第一,科学设置团队人员构成。一方面根据学习者水平进行组合,呈现“异质”构成规则,高水平、中等水平和低水平学习者形成团队,如此才能相互促进,发挥团队协作效应;另一方面设置合适的小组规模,研究表明,3~4人组成学习小组比较恰当,3人以下难以发挥成员互补与学习互助的作用,5人以上会造成团队协调难度大而不利于合力转化。第二,提升认知冲突管理策略。认知冲突是当人们注意到自身认知结构与环境之间的差异,或者注意到自身认知结构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差异时所形成的一种感知状态。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势必有认知冲突,激烈的认知冲突是激发深度学习的良药。因此,教师不仅要解决合作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认知冲突,而且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针对学习重点与难点精心设置冲突情景,进一步激发认知矛盾,再通过巧妙的“问题链”循循善诱,激发深层次思维的碰撞,达成小组成员的认知平衡,从而实现深度学习。需要强调的是,解决合作学习中的认知冲突,教师需要认真倾听,以平等的姿态给予引导,要求同伴讨论碰撞、提供证据,并适时对学生的反馈精准释疑。

(三)挖掘教学内容,把握知识内涵

被教材裹挟的课堂不是好课堂。课堂改革不仅是教学方法上的革命,还是教学内容上的革命。教学内容的载体在于教材。然而,传统教材具有“滞后性”和“内容有限性”的特点,任何一门课程所包含的知识是任何一本教材所不能涵盖的。因此,教师在正式课堂教学之前,需要进行深度备课,挖掘教学内容,把握知识内涵。当前,为了克服传统教材带来的弊端,“新型活页式教材”被提上了日程,“新型活页式教材”不仅仅是“教材”,更应该是“学材”。第一,内容上具备实践性和情境性特点。教材内容按模块化或岗位任务进行编写,对于重要的知识与技能,以二维码形式将相关视频讲解、AR/VR模型、自测文本等植入其中,扩大教材蕴含的内容,便于学生自学。第二,形式上具备“新型”和“活页式”特点。“新型”是指内容体现“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规范”,而“活页式”是指教材的装订形式便于教师组织教学,方便内容增删与更新。同时,在具体内容的展示上多用立体化图示、场景化图片等直观形式,以激发学生阅读教材的积极性。第三,整体上体现知识技能的体系性和逻辑性。教材既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又要构建知识技能的内在逻辑;既要体现教学内容的深度,又能体现学生可持续发展需要必备的知识广度。然而,教材能够承载的知识技能毕竟有限,需要教师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将“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规范”及时引入课堂,让“企业现场”进入课堂,让课堂成为知识与技能探索的场所,发挥课堂的更大效用。

(节选自《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 谭玉林 高职观察

 

 

消息1 

教务处图书馆举行“优秀读者”表彰活动和捐书活动

 

20236月8日,教务处图书馆举行2022-2023学年度“优秀读者”表彰活动,此次活动表彰了58名“优秀读者”。学校教务处处长赵云鹏学生工作部处长黄凯敏、教务处副处长李银江参加活动。

20236月20日为激发全体师生的读书热情,让书的价值和境界与爱心在校园里得到升华,享受阅读生活,培育校园文化,建设书香校园,学校铭鼎广场组织开展了“共享书香 爱心传递”捐书活动宣传活动当天由教务处图书馆在广场接收捐赠图书。


 

思政课要善于以“理”服人

 

思政课从根本上说,是从政治上引导人的思想,给人的思想赋予政治性,将政治性贯注思想性,实现“思政合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思政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的思想引导必须遵循认识规律,启之以道、晓之以理。因此在讲思政课时,必须善于讲“理”。思政课有理才会有力,有力才会有利,才能让人发自内心地认为“说得有理”“讲得在理”,从而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

要善于靠真理征服人。真理最有力度,能够在信仰上征服人的内心。真理往往是经过实践检验、被证明是正确的理论,具有无穷的魅力。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时,提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错把墨汁当红糖的故事,进而得出“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一结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无不是在信念上被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所征服,从而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道路。朱德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救国真理后,不惜远渡重洋,辗转欧洲找寻党,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党的事业。今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闪耀着真理的光辉。我们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建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机构和创新团队,建强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教学科研机构,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清楚、阐释好,汇聚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磅礴力量。

要善于以正理震服人。正理最有硬度,能够在精神上震服人。正如阳光是细菌的天敌一样,正理是歪理的克星。东北抗日联军将领杨靖宇身处冰天雪地,几天没有吃饭,脸上、手上、脚上都是冻疮。告密者赵廷喜说:“我看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不杀投降的人。”杨靖宇回答:“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今天之所以还能有中国,就是因为有杨靖宇这样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最黑暗、最困难、最无助、大多数人万念俱灰的时候,仍然用他们的灵魂和脊梁支撑着国家和民族。因此,我们在讲思政课时,要堂堂正正地讲好大道理,大大方方地唱响正气歌,理直气壮地弘扬主旋律,让那些唱衰我们党和国家的歪理邪说没有市场,让那些抹黑我们领袖和英模的歪风邪气没有立足之地,让广大青年学子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什么是正、什么是邪,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要善于用哲理折服人。哲理最有深度,能够在心灵上折服人。表达同样的思想,如果用带有一定哲理的语言讲出来,会让思想更加深刻,让语言更有灵气,往往令人深思深悟,常常让人回味无穷。习近平总书记就善于讲哲理。在收录于《之江新语》的文章《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中,总书记写道:“‘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这揭示了由量变到质变的深刻哲理,也是一些腐败分子带给我们的深刻教训。大多数腐败分子是从不注意小事小节逐步走到腐化堕落境地的。”朴实的话语、深刻的哲理让无数党员干部深思、反省和回味。要让所讲的话具有深刻的哲理,不仅要善于观察,还要善于思考。只有细心观察,才能从别人不易察觉的细微之处发现哲理,只有深入思考,才能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总结出启迪心灵、净化灵魂、升华精神的深刻哲理。

要善于借情理信服人。情理最有温度,能够在情感上使人信服。所谓的信服,就是先让人信任,再让人佩服,这个过程是情感的过程。《孟子字义疏证》有云:“理者,存乎欲者也。”“理也者,情之不爽失也。未有情不得而理得者也。”强调情和理是有机统一的,主张融情于理、寓理于情,使讲的道理带有感情、丰富的感情蕴含道理。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是有情感依赖路径和惯性的,这种情感依赖路径和惯性往往表现在“先信任一个人,然后才相信这个人讲的话”。如果学生对一个人比较反感,哪怕他讲的话无比正确,也很难令学生信服。因此,在讲思政课时,不仅要言之有理,还应言之有情,做到通情达理、情理交融、合情合理、入情入理,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建立信任感。具体来说,一方面,要寓情于理,处处以人为本,时时从人的需要出发,把握人的一般心理规律,洞察个体的性格特征,了解特定的情感禁忌,防止讲一些冷冰冰的道理,讲一些不近人情的道理;另一方面,要以理驭情,防止片面迎合工作对象喜好的情况,防止感情用事、没有原则,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袁耿林 单位系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3年6月20日

 



 

 

政策瞭望

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同探索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

 

近日,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发布《教育部 天津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新模式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共同探索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新模式。

《通知》要求,通过部市共同努力,用2至3年时间,建成产教深度融合、职普相互融通,促进全民终身学习,更好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建立职普融通新机制

《通知》提出创新普职融通机制,促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有效衔接,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渗透融通机制,深化中高职系统化培养,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通道,促进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具体包括建设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和新型产业学院、深化中高职系统化人才培养、创新拔尖技术人才选拔培养机制等。

“通过建立职普渗透融通新机制,可解决人才培养梯度不足的问题。”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耿洁介绍,这种新机制以产业升级需求为导向,聚焦科技创新到技术应用全流程。

“这种职普渗透融通的新机制,体现了强烈的协同、合作思想。通过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将终身教育和人的自由发展进行系统设计,能够满足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期待。”耿洁表示,新机制进一步优化了教育结构布局,整合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构建起卓越工程师、现场工程师、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的梯度培养体系,使各种教育类型优势互补、交叉融合,促进不同层次  职业教育有效衔接,让学生实现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

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云梅认为,职普只有在对等的情况下才能做到真正的互认和融通。

“未来,我国必须从国家层面建立国家职业资格等级框架制度,从国家制度上固化职普融通的‘大教育’体制和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机制;健全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学分制体系;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在专业和课程方面应当互融。” 李云梅说。

使产教融合走深走实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主要特征之一。《通知》中首次提出以产业链为依托,打造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产业升级等功能的产教融合共同体,将政府的统筹作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注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李云梅认为,产教融合是产业链和教育链的融合,其目的是使产业和职教同向同步、协同发展。

为解决产教融合不深不实的问题,此次《通知》提出,打造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信创、数字经济等四个产教联合体,以及组建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智能供应链等三个行业共同体。

耿洁认为,未来,产教融合发展需要做的是补齐政策、理论研究、实践创新三个短板。地方政府“十四五”规划和各种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中,关于“职教未来怎么办?”的专章、专论较少,产和教的国家政策口径不统一,执行步调不一致。“产教融合必须依托平台。政府综合部门要‘出手’搭建平台、构筑载体,而平台与载体需要做到实体化运行与科学治理。”李云梅说,未来职业教育的转型和发展趋势应与新时代产业技术革命的节拍同步,这样才能创造产教融合的良好生态。

(记者 陈曦 科技日报 教育部   2023年6月16日




科普知识

升温突破1.5℃后,地球会怎样?

 

明年今日,我们可能仍住在与此时此刻同样的房子里,开着同样的车,做着同样的工作。英国《新科学家》网站6月7日报道称,但从某方面来说,那时的地球可能已经不可挽回地发生了变化。今年1月,英国气象局称,在向厄尔尼诺气候模式转变的推动下,全球气温飙升可能使2024年成为全球升温首次超过1.5℃的一年。科学家警告说,这将是地球的颠覆性时刻。

一旦突破这一阈值,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珊瑚白化气候变化将给人们带来严重后果,或导致更加变化莫测且极端的热浪、旱情、野火、暴雨……尤其对于升温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地区来说,气候变化生死攸关。

随着限制升温1.5℃的目标变得不切实际,扭转气候变化的努力变得更加迫在眉睫。

(来源:科技日报  本报记者 张佳欣 2023年6月14日)

 

 

 

课程建设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建好“四个课堂” 积极推进“大思政课”建设

 

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以及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指导下,重庆对外经贸学院以打造思政课程“金课堂”、深化课程思政“全课堂”、拓展日常思政“融课堂”、善用社会实践“大课堂”这“四个课堂”,高质量推进学校“大思政课”建设。

打造“金课堂”

发挥“头雁效应”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大思政课”建设的“头雁”。学校党委以打造思政“金课堂”为目标,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引导思政课教师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打造“金课堂”,思政课教师是关键。学校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专家授课、理论研讨、集体备课、参观研学、教学比赛”五位一体的教师培养模式。思政课教师善用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专题式、分众式等进行教学方式的融合创新,注重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践应用,在学懂弄通、领悟真理中培根铸魂。通过思政“金课堂”打造,全体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得以提升,1名教师荣获“重庆市高校思政课改革经验总结复制推广会”特等奖,2名教师荣获“重庆市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3名教师荣获“重庆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

深化“全课堂”

做到同向同行

在各类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是“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环节。学校党委全面深化“全课堂”建设,实施“课程育人与课堂教学提振计划”,着力打造“有温度、有灵魂”的课程思政。学校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和经管类、理工类等五个学科类分中心,制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思政课教师融入各类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助力专业课教师深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着力破解“硬融入”“表面化”难题。学校重点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一流课程的申报与立项建设,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门以及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8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8门、课程思政教改项目3项。

拓展“融课堂”

强化日常思政教育

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学校始终将思政工作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着力拓展日常思政“融课堂”,实现育人同频共振。构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专业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双融合·共发力”的协同育人机制,摸索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课外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的联通、多支力量的整合和工作效能融汇途径与方式。开展线上+线下集中备课、跨学院研讨、示范观摩,多维度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思政主题教育质量,实现与日常思政融合。强化网络思政建设,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思政课教学,运用青年学生喜爱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抓好融媒体建设,实现网络思政与日常思政融合。建好思政教育“大资源”,累计遴选思政主题教育案例104项、辅导员工作案例192篇。持续推进“贸院青苗计划”,培育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善用“大课堂”

锻造有用人才

学校党委坚持开门办思政课程,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用于学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日常思政教育活动,重视劳动教育,善用社会实践“大课堂”,汇聚全社会育人“大能量”。整合校内外思政育人资源,通过馆校共建,成立“陶行知先生纪念馆·行知书院”,充分利用重庆市及周边地区红色文化资源,建设多样化的实习实践示范基地,组织开展师生参观学习和主题党团活动。常态化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三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里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把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落实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把“社会大课堂”变成“行走的思政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远大的人生理想落实在脚踏实地的行动中,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和期待,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四个课堂”作为“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载体,为学校构建“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协同落实“大师资”“大平台”“大课堂”,高质量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摘自:中国教育报 彭高中 2023年6月10日)

 

 

 

 

提升教师课程改革积极性的思考和实践

                

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是体现学校治理水平、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无论课改采用什么新模式,只有教师始终怀着推进课改的积极性,才能真正改变教育理念、改进课堂模式。

很多教师在常年的工作中已经形成了一些经验和惯性,对课改的新要求会产生茫然感,再加上因走出舒适地带、处理人际关系或被学校要求转型而产生的焦虑感,都会妨碍或阻止教师对课改的参与和投入。因此,要顺利实施课改,提升教师课改积极性,必须在赋能、契约和文化三方面深层次推进激励。

赋能激励

“赋能”即“赋权增能”。对教师而言,赋权是在与教育利益相关的多元主体的协商、沟通中,不断生成规则和秩序的过程;而增能就是在自主发展与决策中提升身心素养、专业权威和社会地位的动态助力过程。首先,要增强学校领导与管理层的赋权意识,处理好权力集中和扁平化的关系,科学构建学校权力分配机制,对于学校发展的重大决策,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能力主动参与,规范教师参与学校事务规则制定、考核评价等各项程序,提升教师广泛参与学校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其次,要建立完善的奖励、惩罚与监督机制,为教师切实参与、评价学校管理决策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最后,校长要保障教师的课程实施权、教学自主权和专业发展权,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激发教师的能动性,使教师在激励中逐步从外在推动转向自我驱动。

契约激励

教师行为管理和激励的关键在于达成心理契约。首先,学校管理者的承诺要实事求是,承诺教师薪资福利待遇、晋升培训条件、职业发展目标均应客观真实,且符合学校的实际条件与能力。其次,学校领导者或管理者要积极兑现对教师的承诺,满足教师合理的心理预期,从而大幅提升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最后,学校与教师达成心理契约后,要做好相关维系工作,包括:实施科学民主的管理,悉心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教师;高效合理地安排学校各项事务,避免过多占用教师个人时间;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劳动,让教师感受到幸福感和成就感;及时调解教师之间的矛盾,构建和谐的人际环境。具体来讲,学校通过建立健全科学的绩效评估激励机制、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来满足其合理的物质需要;采取印发教职工管理日记和赏识卡等做法,激发教师内驱力,管理好自己,管理好学校,引领学生成长;通过公众号、教师大会、学生大会、电子屏等途径,宣传教师事迹,树立各类优秀教师榜样,满足教师成就感的同时不断影响并塑造学生;采取多种方法解决教师的困难,为教师的高效工作创造条件。

文化激励

学校制定发展愿景,引导、激励和推动教师在变革中的态度和行为,鼓励教师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学校领导要率先垂范,积极投身课程改革,真正把推进课改作为自己的一种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让每一名教师都能感受到课改带来的成长。为此,学校逐步建立起科学的管理机制,不断完善教师工作评价体系;加强学科建设,让教师牢牢把握课改精神,不断加深对学科本质的理解,结合学生学习的基础、风格和态度,巧妙创设学习情境,精心引发教学生成,积极创造高效课堂;注重人文关怀,丰富教师的文化生活方式,有效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针对青年教师群体开设青研会,组织青年教师阅读专业书籍,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研究活动和课堂实践探究;创立“驼铃”读书社,让教师在阅读中真正认识自我,保持教育初心。

课改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历史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作为教师,必须永远保持对生命的蓬勃热情和对知识、智慧的渴求,不断挖掘教育工作的内在价值,用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感染身边的每一名师生,让班级和学校永葆活力。

(来源:《教育家》 林耀2023年6月1期

 

 

 

理论探索 

赋能乡村振兴,职业教育如何作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目标定位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能种地、会养殖、可生存”,到21世纪伊始的“助流动、富物质、优基建”,再到现如今“兴产业、育人才、植文化”的重大突破。未来职业教育如何切实落实这种目标转向,担当起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历史使命,值得深入探讨。

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时代价值

首先,职业教育能够构建乡村特色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城乡均衡发展。面对农村人口结构“空心化”的“现实画像”,职业教育可借助外在驱动因素如资金投入、设施建设等,挖掘乡村特色、开发人力资本,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一方面,挖掘当地显性和隐性资源,形成乡村产业特色;另一方面,供给精准化技能培训,吸引技能人才建设家乡,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引擎。

其次,职业教育能够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活力,助力现代化乡村建设。“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根基,亦是实现农业农村共同富裕现代化的有力途径。职业教育可立足当地产业布局,动态化调整院校专业(群)布点;深化产教融合,实现农村产业经济转型发展;促进新型农业技术转化,加快农业技术迭代升级。

再其次,职业教育能够推进“技意双扶”发展理念,赋能农民群众精神文化富足。通过发掘乡村当地独有的文化底色,融进人才培养之中,实现工匠精神、技能文化与乡村精神文化的自然融合,宣传乡土文化、传播优秀民俗、弘扬文化自信,最终共建、共促乡村文化振兴。

最后,职业教育能够贯彻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打造农村生态治理格局。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建设“宜居和美乡村”的必要前提,更是乡村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撑。职业教育要从理念与行动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坚持绿色育人理念,加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必要性及基础知识的宣传,培育乡村生态潜在治理主体。另一方面推广绿色农产业、绿色生产设施与常态化绿色生活技能等,供之以乡村绿色技术技能支持。

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挑战

一是技能培训的基础能力与平台建设较为薄弱。调查发现,由于缺乏专门组织来安排农村当地的技能培训工作,大部分培训由当地职业院校承担开展,而院校在教育场地、培训设备、师资配备上的能力有限,对农村职业教育带来较大挑战。除此之外,我国实训基地普遍较为匮乏,面向社会的培训欠缺平台依托,且存在“分布不均”与“资质不齐”的现实阻碍。

二是农村多种复杂现实因素的制约。首先,农村职业教育的生源群体类型多样,文化水平差异明显,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有因过早离校而文化素质偏低的青少年,也有已具备一定技术技能的返乡农民工,还有无自觉脱贫意识甚至排斥技能培训的部分农民,大幅增加了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的制定难度。其次,农村职业教育多由职业院校教师进行教学,容易发生理论知识过多、实践内容过少的情况,使得培训内容与农村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再其次,面向农村开展的技能培训多为“短平快”,这些培训课程可能来自不同的培训组织,相互之间关联度低,难度情况也前后不相对应。

构建大职教格局协同推进乡村振兴

现代职业教育承担着夯实乡村产业特色优势、聚焦乡村技能资本、打造乡村生态与文化繁荣格局的重要使命。要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大职业教育观推动“文明乡村”“技能乡村”“文化乡村”“绿色乡村”图景的实现。

一要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打造乡村产业兴旺格局。精准对接乡村产业发展与现代化产业的转型需求,推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落实。引入与农村职业教育联系紧密的县域职业教育,利用省内“双高”院校的现有资源开展试点,推行基于服务区域特色产业的“县域分院”校区模式,争取早日实现“一县一产业,一村一技能”;院校专业设置对接当地核心主导产业,加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培育精准适配时代发展与乡村产业建设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做到让人才“向农而行”;推广产业学院与企业学区的共建模式,“引校入企”攻克乡村校企合作工作难点。

二要以技能培训为抓手,推进乡村人力资本打造。学习场所定位于涵盖数字化平台在内的广泛社会空间,着力构建面向乡村的全人群覆盖、全技能范畴、全生命周期的技能服务体系,精准识别不同群体的技能需求、类型特点,提供个性化服务。为未受过正规教育的群体提供以基础内容为主的技能补偿,使其能够获得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有机会进入社会工作的基本能力;为有一定技能基础的群体如返乡农民工等,予以技能提升与补充;面向广大农民群众,持续性开展包含职业技能、生产技能、绿色技能、生活技能等在内的终身技能迭代服务。

三要以资源流动为抓手,推进乡村文化治理。一方面,利用职业院校的现有资源,开展乡村真正需要的公共文化活动,扩大现代化乡村文化公共空间;另一方面,职业院校可通过参与打造农村阅览室、乡土博物馆、乡村振兴文化墙与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等,及时保护乡村传统村落、古祠堂,推广手工艺及传统农业生产技艺,真正做到校地长期战略合作。

新时代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必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从脱贫托底到全体共同富裕、从培育传统农民到新型“智慧农匠”的历史转变,擘画出一幅宜居、宜业的中国式乡村新画卷。

(作者刘晓系浙江乡村振兴职业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工业大学教授;李甘菊系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3年6月20日05版

 

 

 


消息2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2023昆明安宁温泉高原半程马拉松提供全程服务

 

6月24日8:00,2023昆明安宁温泉高原半程马拉松在安宁市人民广场鸣枪起跑,来自埃塞俄比亚、肯尼亚、荷兰的外籍运动员和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的1.5万名运动员齐聚绿色安宁共同开启跑马之旅‍。云南工程职业学院作为唯一的志愿服务提供单位,组织近1300名志愿者为本次比赛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有条不紊地出色完成赛事组委会交给的各项服务工作。

2023昆明安宁温泉高原半程马拉松比赛志愿活动,云南工程职业学院志愿者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展现我校大学生的文明素养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了我校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推进了学校的志愿服务体系建设。他们在用心服务的同时,也为自己的青春增添一抹亮色,一次次用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热点资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达到50个左右,试点城市的突破和引领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在全国建设培育1万家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型企业制度和组合式激励政策体系健全完善,各类资金渠道对职业教育投入稳步提升,产业需求更好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逐步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实施方案》围绕“赋能”和“提升”,提出5方面19条政策措施。一是推动形成产教融合头雁效应。梳理总结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经验做法,启动遴选第二批30个左右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再遴选一批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储能、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养老、托育、家政等生活服务业等行业,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培养服务支撑产业重大需求的技能技术人才。二是夯实职业院校发展基础。对“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项目实施情况开展中期评估,在储备项目库中新增200所左右高职和应用型本科院校。完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加快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三是建设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通过“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100个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重大任务。四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职业院校联合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发挥职教集团(联盟)、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产教融合共同体作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质量就业。五是健全激励扶持组合举措。加大金融、投资、财税、土地、信用等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健全组合式激励政策体系,支持地方出台符合本地实际的落地政策。

《实施方案》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牵头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各地要健全协调机制,将各项任务分解到位、落实到人、责任到人。对各地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可以上升为制度性成果的,要及时总结提炼,并推动修改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符合条件的在全国复制推广。

发布时间:2023-06-14 信息来源: 社会司

 

 

 

共同行动推动职业教育“叫好又叫座”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推进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有关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中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超过95%和90%。中职高职人才就业率高、产业急需,很多中职、高职的学生往往还未毕业就被各大企业一抢而空。但同时,家长对职业教育认同感不高,不少家长陷入“高职就业虽好,却不想让孩子上”的纠结。如何推动职业教育“叫好又叫座”仍需深入思考。

从家长的反映来看,职业院校“叫好不叫座”的原因,与“成绩不好的孩子上职校、工作不体面、收入低、未来没希望”等观念有关。这些观念的产生,有的来自误解,还有的是由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匹配度不足等。改变这一状况,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努力改变家庭与社会观念、更加尊重成长规律、增强国家产业竞争力、大力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

客观来看,高职毕业生的工资收入并不处于低水平,而且增长优势明显。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2022届高职毕业生平均月收入4595元,可见高职应届毕业生收入水平较大幅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据调查,至2021年,高职院校毕业生工作三年月收入达到6905元,与毕业时相比涨幅达68%;而工作五年后月收入进一步提升至8077元,与毕业时相比涨幅达到124%。因此,从收入角度的动态来看,高职毕业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在全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成才观、教育观,加快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环境和生态是一项重要任务。家、校、社、企都应转变人才观、成才观和教育观,全社会都要更加科学地看待成长与成才规律,以国家、社会的高度认可,提升职业院校学生与家长的自我认可度,降低知识性考试成绩评价的负面影响。在肯定知识学习的同时,也肯定技能学习。

家长和学生应当理性看待学历、学习与人生的关系,真正理解和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考取职业院校只意味着知识学习的阶段性结果,大专学历不是终点。对于准备或已经就读职业院校的孩子,家长要鼓励他们按照自己适应的方式坚持学习,不能因为只考上职校,没考上本科,就贴标签、下定论,认定孩子不行。事实上,起点不怕低,终点不怕远,坚持终身学习才是立足现代社会、适应未来要求的成功之道。

从国家层面看,改变职校毕业生的生活工作环境,还需努力提高国家产业竞争力,做强做大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从而使我国职业院校毕业生可以在一、二、三产业,甚至在任何行业都有机会成为顶尖人才,享受国家发展带来的附加值。在这一点上,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的使命是一致的,共同组成国家经济升级迭代的生力军,让两类学校的毕业生既为之努力,又从中受益。

提高公众认可度,增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能力至关重要,这与国家产业竞争力提升是相辅相成的。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国家已经给出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体制障碍,不仅使职业教育向普通教育转换,也使普通教育可以向职业教育转换,让劳动者可以在职业生涯中自由选择最适合自己、最能创造人生价值的路径。发挥产业端的主动意识,在财政税收等多元政策的保障下,划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任范围,彻底解决产教融合校热企冷的局面。职业院校应更加科学地规划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向产业端靠近,切实缩短产教距离,提高匹配度。综合多种措施,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应有之义。

(作者:张浩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3年06月20日第2版

 

 

师生园地

为什么讲课要走下讲台

 

如果你有看过NBA,就知道有一个娱乐环节,在中场休息的时候,或者在比赛的间歇,镜头会捕捉到现场观赛的一些观众,这时候那些发现自己被关注的人都会特别高兴,另外,一些线上的活动,当自己发的弹幕被选中时,人也会格外高兴,演唱会上被偶像请上台更是一辈子的荣耀!

我们也曾看过一些关于教育的电影有的小孩子因为淘气,被教师嫌弃、孤立,让其坐在最后一排,这时候通常会出现剧情反转,另一位老师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个孩子的命运!

这里实际上有一个最基本的心理学原理,每个人都需要被看见、被关注,或者说人都希望更好的自己被看见、被关注,这里我们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对一教学的效果和大班上课的效果差距极大,这是为什么?因为,一对一有眼神交流,精力更为集中,互相通过眼神的交流可以知道哪里是重点、难点,哪里听懂了,哪里没听懂!

我们再来回忆一下大班上课,老师站在讲台上,以课程内容为中心,有的老师全程不提问,只是在“讲给自己听”,有的老师有一些互动,会问一些问题,但是通常只有前面几位同学会回答,其他坐在后面的同学本身就积极性不高,加上没人关注自己,所以听课质量很差,长此以往,也就落下了功课,索性不听了!

我们再来想另一个场景,教师手拿翻页笔,走下讲台,走近与学生的距离,循循善诱的与每位同学都有眼神交流,学生的每次回答都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正向的鼓励,进而激发他的下一次主动回答,学生的主动性会在班级里“传染”,进而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言激情荡”氛围!

这是两个明显的对比,如果有机会真实的去看一下、感受一下这两种课堂,就会给人以触动,改变自己的教学认知和教学方式。

总结一下,关注、鼓励发言、正向反馈、再发言、再反馈,形成正循环,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让学生感到安全、舒适,而不是提问一些让人尴尬的难问题,让学生感到恐惧、紧张!

原创 孙老师 i教学i思考 2023-06-03 05:08 发表于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