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图书馆 >> 学术动态 >> 浏览文章

2020年6月学术动态 下(第75期)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01日 | 
阅读: | 
作者:图书馆 | 
[ ] | 


论文参考

杨琰,胡中锋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现状调查提升策略对信息素养的概念和内涵结构进行了界定,认为其本质上是社会人应对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一种主动适应能力,是传统文化素养内涵的现实延伸,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权变维度。从现代社会智慧化发展、现代教育信息化变革、教师专业化成长三个方面论述了高校教师提升信息素养的必然性,对高校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现状进行了实证调查和研究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了五条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育策略:巩固积极的信息意识、扩展信息知识学习、强化信息技能应用、严守信息伦理道德底线、改进职后培训的丰富性和实效性。
    刘晓刘婉昆在《扩招百万背景下高职教育发展的挑战与应对》指出高职教育扩招百万是政府审视国情后对高职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扩招,既有产业对人才要求提升的原因,也有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内部规模扩大的需求,还有在整个教育体系下高等教育普及对生源的影响。综合这些因素,扩招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为社会群体的能力提升提供了渠道,但对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及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面对机遇和挑战,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落实配套政策;各层次职业教育间要加强衔接与联系;高职教育本身要调规模、抓质量、稳就业、促发展,办个性化高职教育

方洲,王玉珏在《“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教师的角色转换》中结合我国新时代特点,阐明了“课程思政”理念下高校教师角色转换的必要性,分析了高校教师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提出了高校教师角色重构的五个方向以及角色转换策略。由此,对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提出了新要求:从机械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共同体的参与者;从课程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思政资源的开发者;从多元文化的汲取者转变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从谆谆教导的“师者”转变为尊善向善的“仁者”;从道德品行的规约者转变为品格德性的同构者。

 

 

探索思考

反思疫情下的在线教育

构筑智能教育新形态

刘邦奇 黄蔚

    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育被寄予厚望,赋予了“停课不停学”特殊历史使命。疫情激发了在线教育的活力,“停课不停学”成为历史上一场规模最大的线上教育实践。教育部印发的《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提出,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在线教育不仅是当前的“应急之举”,还将全面渗透基础教育,促进学校组织形态和教育模式创新,构筑智能教育新形态。

全球疫情防控赋予了在线教育特殊历史使命

我国应对疫情用线上教学实现“停课不停学”。2月6日,教育部下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以信息化支持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要求扎实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支持学校延期开学期间开展线上教学。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各级政府快速部署,以信息化支持疫情下的教学工作;各类学校因地制宜落实,用在线教育实现不停教、不停学;广大师生借力家校共育,做好居家网上学习及自主学习;各类教育机构迎接挑战机遇,加快学习平台和课程资源服务响应;专家力量积极参与,主动为疫情下的在线教育出谋划策。通过群策群力,用在线教育基本解决了“在家待学”的难题。

教育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在线教育是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互动的新型教育方式,是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从国际形势来看,全球因疫情防控而停课的学校数量一直在激增。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截至5月25日,全球已有11.985亿大中小学生因新冠疫情而停课,约占世界学生总数的68.5%,153个国家已宣布全国各级教育机构停课。当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在支持各国实施大规模的远程学习项目,并向各国推荐开放教育应用和平台,确保学生在学校关闭期间教育的连续性。4月2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第六次教育网络研讨会,分享过去危机中得到的经验教训。

线上教学全面渗透基础教育

在观念体制上,全面素质教育和线上教育得到加速强化。首先,在教育目的和使命上强化了全面素质教育观。疫情期间,学生究竟应该学什么、如何学,教师应该教什么、如何教,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学校教育应以身心健康为核心,倡导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科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通过疫情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更好地理解现实社会,锻炼品格,提升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其次,线上教育呈现全面渗透和不可逆转态势。多年来我国“互联网+”教育更多停留在理念上,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持久发展。通过疫情期间大规模在线教育实践,全国师生、家长对线上教育的认知和接受度大幅提升。从长远看,线上教育对整个教育体制的渗透已不可逆转并加速爆发。

在教师队伍上,实现信息素养提升和“互联网+教研”。一方面,加快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适应在线教学的需要,亟需加快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熟悉各种在线教学平台和工具,精通在线学习管理,熟练运用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开展基于网络的课堂直播、答疑辅导、学习评价等。另一方面,实现“互联网+教研”的常态化。近年来教育部部署实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等,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教研新发展。

在学习环境上,创建开放的在线学习平台和资源。疫情期间不能进行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客观要求突破传统的物理学习空间。教育部和各地政府建设了线上教育平台和学习资源提供免费服务,许多教育机构也开放了线上学习平台和公益课程。利用在线学习平台为“停课不停学”提供技术支撑,不仅是疫情下的应急之举,也是“互联网+教育”发展与落地应用的重要成果。线上教育基于数字化、网络化的学习平台,使得空间、资源、教学过程、管理得以全面开放,学校教育打破了封闭的实体空间阻隔,真正成为社会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种新的空间形态、资源服务和教学应用模式将成为习惯、不可逆转,促进了未来学校教育创新发展。

促进教育方式深刻变革

在教学方式上,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创新教学模式。教育部明确提出,通过网络平台、数字电视、移动终端等方式,自主选择在线直播课堂、网络点播教学、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小规模视频公开课(SPOC)、学生自主学习、集中辅导答疑等形式,开展线上教学。这一方式有效保障了“停课不停学”,但其更大的意义在于对现有常态教学模式的变革促进作用。基于网络的课外学习、基于人工智能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等将成为课堂学习的常态化补充和完善,也是智能时代教学模式变革的必然要求,教师不再是知识权威,课堂教学也不再是教师讲授为主,亟需翻转教学、混合教学、双主教学等创新模式。

在学习方式上,线上学习、居家自主学习将常态应用。线上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在学习的组织形式上,基于物理空间的线下集中式学习组织结构转变为基于网络联通的异位散布式学习组织结构,从集体学习转向自主学习。在学习要求上,线上学习因为学生与教师时空分离,所以更需要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在学习时间上,线上学习如果没赶上直播,可以随时观看录播视频自己学习,根据需要重复学习。在学习地点上,原有固定学习空间得到拓展,利用移动终端可以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此外,基于互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学生能够与学习同伴或教师建立协同关系,在虚拟环境中开展交流与合作。

在教学管理上,线上教学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与管理范畴。与线上教学和居家自主学习相适应,学校教学管理方式将发生变革。从宏观上,加强对线上教学工作的计划管理。把线上教学作为疫情期间的正常教学工作,纳入常态化计划管理。学校要高度重视,精心计划和组织,结合线上学习的特点确定线上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对线上课程教学计划进行合理安排。从微观上,加强对线上教与学过程的管理。线上教学过程的组织实施,涉及课程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多个方面,通过对线上教学过程的有效管理保障线上教学有序开展。

在学习评价上,实现基于数据的全过程、可视化评价。一方面,基于数据开展对在线学习过程的即时评价。教师在实施在线学习时,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数据,随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并根据评估数据给予学生个性化反馈,帮助学生调整学习节奏,实现自主、有序、有效学习。另一方面,开展对在线教学质量的诊断评估。教育部通知强调,要做好疫情后教学与居家学习的衔接。防止以居家学习完全代替学校课堂教学,恢复课堂教学后,各地各校要精准分析学情,对学生居家学习情况进行摸底,对教学质量进行诊断评估,以便制订后续教学计划。

在技术支持上,产品研发与服务走向智能化、专业化。随着线上教育进入常态化应用,师生的教与学方式变革创新,对学习平台、资源和工具的需求将不断提高。例如,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学案、作业、测验等资源如何一体化建设;如科大讯飞基于AI技术研发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智慧课堂4.0,疫情期间讯飞“停课不停学”解决方案已在21个省6500余所中小学应用,服务师生超过1500万人。互联网和智能技术在支持教育的场景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不断开发网络化、智能化的新产品,提供深度的技术支持与专业化服务。

当今社会已进入智能化时代,亟须加强“智能+”背景下在线教学理论与应用模式研究,针对怎样开展在线教学才能易于让学习者接受、同时又确保教学质量等问题,探索基于智能教育产品的在线教学理论、新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破解因材施教、个性化学习、学生减负、教育公平、教育评价等教育难题,推动教学、管理与治理模式和方法的变革创新。

未来教育将是多主体共同参与、线上线下有机融合、课内课外一体化的教育服务新形态,疫情期间的线上教育表明,学校教育不只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社会、研究机构、企业等都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线上教育技术服务的特点,提供各类教育资源和技术服务。(作者刘邦奇系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院长、西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黄蔚系中国教育报副编审)


 

t01df73fc1dbacc795a.jpg


 

专业参考

保障幼儿游戏权

孙蔷蔷

    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提出:儿童有从事适合其年龄的游戏和娱乐活动的权利。这是第一部保障儿童游戏权利且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性约定。

1990年中国签署《公约》。30年来,保障儿童游戏权已成为我国政府和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游戏权是儿童的基本人权之一,幼儿园是保障幼儿游戏权的重要执行主体。然而,目前较多的幼儿园还缺乏保障游戏权的意识和能力。

幼儿四种游戏权尚未得到充分保障

结合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可以将游戏权归纳为游戏实施权、游戏自主权、游戏发展权和游戏安全权。从一些幼儿园存在的现象可以发现,四种游戏权还没有得到充分保障。

第一,游戏时间和空间不足,幼儿缺乏游戏实施权。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和空间,保证幼儿平等地开展游戏活动。然而,在游戏时间方面,幼儿园因接待任务而临时取消幼儿游戏活动的情况时常发生;在游戏空间方面,目前仍有幼儿园存在户外游戏场地不足、室内没有设置充分的区域游戏空间等问题。在游戏机会方面,《公约》提出:保障全体儿童有机会实现游戏权利。但在一些幼儿园,教师因歧视少数幼儿而不为幼儿提供平等游戏机会的现象时有发生。

第二,教师高控游戏的进程,幼儿缺乏游戏自主权。游戏自主权主要包括表达意见和自由选择的权利。在表达意见的权利方面,《公约》提出:缔约国应确保有主见能力的儿童有权对影响到其本人的一切事项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然而,目前有些幼儿园存在着教师主导幼儿的游戏活动,或是教师因考虑到班级秩序或其他原因选择忽视幼儿的建议等问题。在自由选择的权利方面,有些教师常常对游戏的进程和发展进行控制,或是披着游戏的外衣实质上开展知识技能的学习,这不符合游戏权的基本精神。

第三,忽视材料和指导质量,幼儿缺乏游戏发展权。游戏发展权是指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获得身体、认知、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然而,实践中往往因游戏材料不足、游戏种类单一、游戏活动简单或过于复杂、教师过程指导不足、教师无法关注识别和回应等问题,制约了幼儿在游戏中的发展。

第四,缺乏严格维护和筛选,幼儿缺乏游戏安全权。游戏安全权主要包括身体安全、心理安全和隐私安全。首先,身体安全方面,《公约》提出:应尽最大可能,保障儿童的生命、存活与发展。缔约国应确保负责照料或保护儿童的机构、服务部门及设施符合主管当局规定的标准,尤其是安全、卫生、工作人员数目和资格以及有效监督等方面的标准。目前有些幼儿园仍然存在着由于玩教具不符合配备标准、游戏过程中安全无保障、游戏器械维修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游戏安全事故频发。其次,心理安全方面,《公约》规定:对于游戏过程中所涉及的大众传播媒体,国家应给予管制措施,以确保儿童获得适宜的资讯。然而,有的幼儿园在选择图片、视频等游戏素材时,因没有经过严格筛选而导致幼儿心理受到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最后,隐私安全方面,《公约》规定:儿童的隐私不可随意或非法干预。实践中,幼儿园教师有时会在没有经过幼儿允许的情况下对幼儿建构的游戏场域进行“检查”,或随意登录幼儿电子游戏的密码、账号等,这都损害了幼儿的游戏隐私权。

保障幼儿游戏权从四个责任主体入手

保障幼儿权利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职能,园所管理者、教职工、家长等责任主体,应形成尊重幼儿游戏权的意识,通过切实行为保障幼儿游戏权。

首先,完善园所管理,有效落实幼儿的游戏权。园所领导者应完善不合理的管理制度,为保障游戏权提供条件。在游戏时间方面,领导者应打破单一固化的时间制度,为教师提供安排班级活动的弹性空间,减少因为时间原因对幼儿游戏过程的打断;在游戏空间方面,严格根据《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规定控制班额,增加游戏空间配备资金,充分利用走廊、阳台、屋顶等扩大游戏空间,提供多元化的游戏场域以满足幼儿不同领域学习的空间与设备需求;在游戏发展方面,定期组织游戏教研活动,研讨游戏活动的组织、游戏材料的投放、游戏过程的观察、游戏结果的反思,以幼儿发展为着眼点进行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在游戏安全方面,加强游戏器械的正确使用说明与示范,并遵循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建立玩教具检验制度,进行教学及运动游戏器材设备维护、检查、保养和修缮工作。

其次,提升教师能力,科学提升游戏活动质量。教师是幼儿园中保障幼儿游戏权的直接主体,应不断提升个人素质,科学认识和保障幼儿游戏权。教师应认真学习和贯彻关于儿童游戏权保护的法律法规,掌握儿童游戏权的内涵、主要内容以及保障游戏权的方法途径等。此外,教师应增强保障幼儿游戏权的专业能力,提供充分的游戏时间和空间,将游戏目标与教育目标紧密结合,根据幼儿年龄、成熟度、能力以及发展水平组织游戏活动,运用游戏的方式使幼儿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积极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为幼儿提供个别化指导和游戏建议,并在反思游戏材料适宜性的过程中不断更新和完善游戏材料。

再其次,开展家长教育,凝聚共识保障游戏权。幼儿园对幼儿游戏权的保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但在传统“精于勤,荒于嬉”的社会文化生态下,在当下“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口号煽动下,较多的家长仍秉持着重知识、技能的“功利化”教育价值取向,导致部分幼儿园为保留生源而开展“小学化”教育,严重挤占了幼儿的游戏时间。幼儿园应通过讲座、政策研读沙龙等形式对家长进行相关教育,提升家长保护幼儿游戏权的意识,与幼儿园凝聚共识,积极支持幼儿园开展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

最后,培养幼儿意识,提升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儿童权利意识是儿童对自我利益和自由的认知。幼儿作为游戏权的主体,其主体权利意识的觉醒是保障幼儿游戏权的重要内部力量。幼儿园应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在幼儿心中种下“权利”的种子,如与幼儿分享和讨论与游戏权有关的法律法规,倾听幼儿关于“小学化”的想法,设计游戏活动帮助幼儿认识自身享有的游戏权,通过模拟情景演练获得维护自身游戏权的方法,以提升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

 

 

 

国际教育

澳大利亚职教重视数字技能响应工业4.0人才培养要求

潘洪美

    澳大利亚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近日发布了新的实践指南,旨在将基本数字技能纳入职业教育和培训。该指南凸显了职业教育和培训者在教学实践中使用技术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协助学习者发展自己的数字技能的能力。

澳大利亚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常务董事西蒙·沃克认为,专注于数字技能开发的短期课程和微证书可以为当前的员工队伍做好准备,使其适应并管理工作中不断变化的角色。且从长远来看,该行业应该通过将数字技能视为基础技能以及语言、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关键组成部分,从而将数字技能嵌入职业教育和培训。如果要跟上技术的飞速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部门将需要与雇主合作,提供最前沿的新技能。

近期,澳大利亚正在进行的国家审查也强调了确保澳大利亚能够有效应对工业4.0所需的更广泛的变化。这些措施包括修订职业教育与培训资金模型,简化培训包的更新,提高课程设计的灵活性,并鼓励所有澳大利亚工人终身学习的观念。

 

 

行业动态

福建:免费开展毕业生就业创业培训

龙超凡 陈梅燕

本报讯(记者 龙超凡 通讯员 陈梅燕)近日,福建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等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高校组织实施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免费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各高校每年培训人数不低于本校毕业年度毕业生总数的20%,全省每年培训总人数不少于4万人。

福建印发《关于做好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采取项目制运作方式,通过集中办班,为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开展免费就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其中,就业技能培训重点围绕就业求职应聘、职业发展、不同职业技能标准和不同工种具体要求等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时长不少于40学时。创业培训重点围绕创业理论常识、项目选择、企业筹办、风险防控、新业态创业、创业实训活动等设置培训内容,培训时长不少于56学时。

 

 

呼伦贝尔学院:农学生学在草原

刘秀兰 白玉红

呼伦贝尔学院农林学院2016级农学班班级的微信群名是Agronomy home(农学之家),同学之间如同家人,每个人都有很高的集体荣誉感。四年来,没有一个人拖过后腿,大家像呵护花朵一样呵护着这个可爱的班级。

农林学院2016级农学班积极推动本科生导师制,大一入学专业学习就由专业导师开始一对一指导。农林学院领导亲自带领学生早早接触教学实践和科研项目,在呼伦贝尔草原炎热的夏季,在30多摄氏度的高温和被蚊虫叮咬的条件下,他们在实习地一待就是一个多月,数年如此。

农林学院乌仁其其格院长说:“学院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科研平台,尽早让学生进入实验室,为提升他们的专业认识和今后研究生发展打下基础。”


6608733_184954914000_2.jpg

 

 

科技知识

植物千姿百态的复叶 是这样形成的

科技日报讯 (记者赵汉斌)在植物王国中,千姿百态的复叶形态为大自然增添了无尽的美。然而植物为何有单叶、复叶之分,它们又是如何形成的?这一直是科学家们想解开的谜题。近日,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研究团队,通过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植物》的研究成果,给出了最新答案。

参与研究的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博士生贺亮亮介绍,在植物演化的历程中,复叶的出现被认为带来了很多优势,如提高光合效率、减少植食性动物的损伤等。但复叶的形态由哪些因素决定,目前所知甚少。

复叶发育的核心问题是,复叶原基干细胞是如何在时空上响应遗传因子、激素及环境信号的协同作用,最终可塑性地调控复叶的形态的。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热带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陈江华团队以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的复叶为模型,对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解析。他们通过高通量基因组重测序与遗传连锁分析,发现了两个基因PINNA1和PALM1,它们在调控复叶中的小叶数目和排列方式中发挥着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