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图书馆 >> 学术动态 >> 浏览文章

2021年5月学术动态 上(第90期)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3日 | 
阅读: | 
作者:图书馆 | 
[ ] | 

科研论文

鹏,石伟平《什么样的教材是“好教材” ———职业教育教材评价的理论反思》指出教材建设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重要内容任务之一。 在“人人皆可出版”的时代,中国职业教育教材出版 规模得到了空前发展,但职业教育教材质量却参差不齐。 所以,职业教育教材质量评估与监控势在必行。 但是,职业 教育“好教材”的“好”具有多样性,因此,职业教育教材评价要转变评价思维,从实践思维、权变思维和统计思维去建 构职业教育教材评价理念。 然后,从内容标准、设计标准、制作标准、应用标准和风格标准建立职业教育“好教材”的 评价体系,根据不同评价标准的聚合建构职业教育“好教材”等级认证尺度,参照实践水平对职业教育教材进行合 格、优秀与经典三级水平认证。 最后,借鉴国外职业教育教材评价的实践经验,变革中国职业教育教材评价制度体 系,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好教材”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周凤华《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指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并对进入目录的企业给予组合式激励。这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的重大制度创新,是推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激励机制,是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未来 5年,通过国家层面的试点和引导,带动地方和行业培育数以万计的产教融合型企业,需要科学研究与逐步推进相伴随,真正推动形成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命运共同体。

江玉梅,邢西深,佟元之《2.0时代的职业教育信息化现状、问题与发展路径》指出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推动教育信息化进入了2.0的新时代,同时也为职业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该文分析了2.0时代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和主要内容;论述了日益完善的政策体系,从信息化环境日益完善、数字资源日益丰富、信息化教学应用不断创新、师生发展不断提升4个方面阐述了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讨论了当前职业教育信息化面临教师信息素养有待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了3个层次的发展路径,宏观层面制定政策标准、统筹协调职业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区域层面落实规范、抓好培训,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协同发展,学校层面强化信息化教学应用、实施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3个层面共同发力,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

董文娟,黄尧《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变革及模式建构》指出顺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浪潮,基于新兴技术的职业教育变革及新模式建构势在必行。该文从职业教育智慧化、经济发展、政策保障、信息化生态重构四个方面,剖析了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变革的现实诉求,并进一步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外部环境及其自身发展的困境。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变革体现出融合、创新、跨界、终身化的新特征。基于此,从课程、教学、学习、环境、教师发展、评价、教育管理及组织等方面,探究职业教育的变革路径及模式建构。最后探讨了职业教育模式变革还面临回归教育本质、规避技术弊端等挑战,并提出“适应—引领人工智能”的发展目标。

 

 

 

专业参考

为思政教育找寻专业落点

——中国传媒大学课程思政“双师课”探析

本报记者 刘亦凡 通讯员 陈艺文

“埃德加·斯诺为什么来中国,又为什么想去陕甘宁边区采访?”“斯诺看到了红色中国的样子,他的迷惑解开了吗?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印象发生变化了吗?”

近日,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一节“新闻采访与报道”课上,一连串有关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前往红色中国采访的问题被抛出。与以往课堂不同的是,这堂课的问答双方不是师生,而是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

思政课与专业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而在实践层面,思政课与专业课“两张皮”、课程思政难以将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问题普遍存在。

为解决上述问题,2019年以来,中国传媒大学进行了“双师课”育人模式的探索,为思政教育找寻专业落点,挖掘专业课的思政内涵。

双师同上一堂课,讲什么、怎么讲?

“双师课”,顾名思义即思政教师和专业教师同时授课。两名教师同上一堂课,讲什么、怎么讲,都需要精心设计。

了解到电视剧《觉醒年代》热播后,学生们都对党的早期历史很感兴趣,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新闻播音系系主任翁佳便想到以《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的内容为基础,把1936年斯诺的传奇采访作为教学案例。

“斯诺的故事不仅是一名记者的故事,更是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是中国发展的故事。”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赵波看来,斯诺虽然不是大人物,却用他的作品让当时的世界了解了真实的红色中国,这对大学生学习“四史”、树立责任感使命感都具有积极意义。

建设课程思政“双师课”的想法在翁佳和赵波之间一拍即合。

经过反复讨论、磨课,她们决定在课堂构建一个采访场景,围绕斯诺来到中国后的经历设计采访问题,由专业教师提问、思政教师作答,让学生从提问中体会采访报道的方法,在回答里了解党的历史和红色中国的样貌。

为了把课讲活,她们通过专业渠道找到了50幅高清修复的老照片,这是当年斯诺带着两部照相机和24卷胶卷拍摄的。课堂上穿插播放的影像资料,有动漫、电影,还有翁佳采访蔡树藩将军(斯诺书中人物)女儿的片段,鲜活的内容、多元的形式抓住了学生们的注意力。

“这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新’。形式新颖——有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老师授课。老师在教学中碰撞的火花让我们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也能结合其他专业的视角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内容新颖——契合当下‘学党史’的热潮,以《红星照耀中国》为引子,结合历史故事和影像资料,这对于我们增强政治素质、文学素养是很有帮助的。”学生贺熠坤在课后总结中写道。

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各有规律,怎么融合?

翁佳与赵波的合作不是偶然,而是中国传媒大学长期探索推进“双师课”的结果。

2019年,学校从思政课切入先行先试,在思政课堂加入专业课教师讲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广告学院的合作,逐渐摸索形成了成熟的双师思政课模式。今年以来,学校继续在专业课堂探索双师教学,除“新闻采访与报道”外,“广播电视网络技术”“人像摄影”等专业课都被纳入进来。

谈及“双师课”建设中的难点,翁佳和赵波都提到了“融合”。专业课教学和思政课教学各有其规律,究竟该怎么融合?

“我们的融合主要分四步走。”翁佳介绍,一是双师交流,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互相了解对方的专业领域、专业特点。二是师生沟通,提前了解学生在专业和思政方面的兴趣点、困惑点。三是集体备课,教师们通过反复研讨,找到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契合点,确定“双师课”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升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度。四是课程的具体设计,采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丰富课堂。

诚然,比起传统的教学准备过程,这样的融合会增加授课教师的工作量,但在赵波看来,付出是值得的。“‘双师课’不仅育生,而且育师。”赵波总结道,不论是哪所高校的思政课教师,了解自己的学生都是上好思政课的前提。学生通常对所学专业很感兴趣,从他们的专业兴趣点入手挖掘思政素材,能为思政课建设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专业课教师也能通过“双师课”提高政治站位,实现从专业知识的“教”向全方位“育”的转变,有利于高校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双师课’让‘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得到解答,也让‘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育人方式发挥实效。”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院长李洪岩说。

学校教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教务处正在制定方案,将思政“双师课”的经验全面推广到专业课,同时建立业界导师库,邀请一批海内外优秀的一线记者、文艺工作者走进课堂,形成课程思政双师体系,建设一批案例型试点课程。

双师教学顺利开展,学校提供了哪些保障?

“双师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校提供的制度保障。

“今年1月,学校以‘交叉、融合、智能、开放’为主题,隆重召开本科教育大会,聚焦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从那时起,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也引发了我的进一步思考。”翁佳说。

为保障双师教学的顺利开展,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学校健全工作机制,协调多部门合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专业学院作为课程思政“双师课”的教学主体,协同配合开展集体备课,完成课程讲授;校史馆、博物馆等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为“双师课”提供有力支持;教务处统筹全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制定《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在课时认定、教改项目认定等方面提供保障,为教师们全心投入教学改革解决后顾之忧。

“双师课”之外,学校还以“四史”教育为切入点,着力推进“一院一课”,将基于专业特点的传媒特色“四史”系列课程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

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强化二级教学单位主体责任,加强教研室内部、教研室之间、学院之间的集体备课,提升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的融合度;精选教学内容和案例,建设课程案例库,形成以课程为核心、融教材内外、学校内外资源于一体的课程思政资源库;在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化对课程思政的研究,建立健全课程思政质量评价体系,立体评价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与育人效果,实现课程思政的持续发展。

“要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加强各党支部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关键载体,使党建与育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学校党委书记廖祥忠指出,要将党建工作贯穿学校育人全过程,“加强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大学治理的深度融合,将党建引领作用转化为学院发展动能,探索学院‘党建—思政—专业—实践—创作’的育人模式,形成协同育人机制。”

 466.jpg

 

 

前沿观察

 

厦门工学院:作品当简历 精准“觅”良才

    

本报讯(记者 熊杰 通讯员 顾留章)学生专业水准如何?作品让用人单位“眼见为实”。近日,厦门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在即将到来的毕业季,做到学生毕业设计作品展与校园招聘会“合二为一”,让用人单位看作品展就能找到满意的新员工。

近日,厦门工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2021届毕业生作品展演暨人才推荐会在学校开幕。本次作品展演包括该院音乐表演、动画、传播学、广告学的毕业作品。记者在当天举行的首场动画专业毕业展现场看到,有不少企事业单位派人前来观看。

本次作品展演与人才推荐同步通过该院网络平台进行发布,方便用人单位在线上观看学生作品。为了确保人才对接成效,作为协办方的厦门工学院人才交流中心提前做好意向企业的邀约、看展以及后续用人单位和意向人才的对接工作。

近年来,学院通过用人单位反馈,意识到各企业招聘标准逐渐由重学历向重能力转变。学院认为学生作品展可以直观展现学生创新、应用等综合能力,让用人单位“按图索骥”,精准找到需要的人才。

前来招聘的厦门风云科技公司教育事业部负责人卢先生表示,这次双选就业模式很有创意,作品展示方便了他们更直观考察学生能力,提升了招聘效率。

 20375eed7e852ff775e0831e68a0c28c76109451405ec-8TLE7X_fw658.jpg

 

 

探索思考

创新培养机制 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打造特色学徒制的“东莞样本”

杨潮喜 王利

现代学徒制是国际上职业教育较为推行的模式,比较成熟的有:英国的培训中介模式、瑞士的“三元制”模式和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尤其是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模式,许多职业学校都开展了现代学徒制中国化的探索。经过多年实践探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途径。“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进一步促使职业学校开展“中国特色学徒制”的地方模式探索与研究,其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产教融合,如何提升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在东莞区域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水平崛起的背景下,针对中职学校校企合作不紧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人才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依据校企融合、工学结合等理论,通过成功吸引众多知名企业,推行“校中厂”和“厂中校”多种模式的校企合作,以“订单式校企合作专班”为载体,形成校企联合招生招工、校企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实现产教融合。

10年的实践过程中,学校不断完善“地方特色学徒制”相关制度,创新实施“项目经理”校企合作管理机制,探索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理念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形成了中国特色学徒制的“东莞样本”。在全国率先提出“技能与素养双优”的育人理念,校企共同开发职业素养系列教材,有效实施职业素养能力提升的教学实践,推进技能教学和职业精神传承的统合,提升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促进了中职学生职业化高阶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为中职学生人生出彩赋能。中国特色学徒制“东莞样本”的实践创新之处包括:

一是培养模式创新: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重点建设7间“校中厂”和3间“厂中校”。

学校通过引企入校、引校入企等校企双向介入的合作新形式,在各专业全面推行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专班培养模式。其中,“校中厂”共计引进企业3800多万元的设备投入“工学结合”教学环节;“厂中校”累计由企业提供1600多人次岗位,服务本校学生专业对口实习、就业。

二是管理机制创新:实施校企合作“项目经理制”。

学校在校企合作的管理上创造性建立了“校企合作项目经理制”,构建了校企双方管理架构,理顺了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合作机制。

三是评价机制创新:校企联合认证与岗位胜任评价对接。

学校执行或参与制定行业标准,校企联合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证,提升学生岗位胜任能力。校企共同开发《IT服务工程师》等6项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这6项标准已申报成为职业技术认证体系官方考核标准。“东莞样本”率先为职业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提供了参考案例。

四是理论成果创新:出版专著,形成中国特色学徒制操作范例。

学校总结归纳了中国特色学徒制“东莞样本”的办学特征、教学特征和核心要素,形成了“五环递进式”实践操作体系。其理论研究为中国特色学徒制探索提供了一个具有地方特点的实证案例,为创新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参考。

东莞市电子科技学校通过实践和推广地方特色学徒制,精准对接企业,精准育人,促进“双精准”专业建设,实现了专业发展、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学校发展密切结合。学生综合素养取得长足进步,近年来,办学成果在服务区域发展、行业发展、国家战略方面,获得高度认可及多项荣誉,2019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更值得肯定的是,因学校先进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联想集团、中兴通讯、快意电梯等12家单位在学校建立“人才培养基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学校也联同合作企业加大了国际化办学,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如学校配合东莞市快意电梯公司与新加坡开展电梯技术培训和交流,5名“快意电梯专班”学生到新加坡工作并成为首批“国际工匠”;与东莞市海霖动漫公司校企融合原创动画片《吉祥宝宝》,登陆央视向海外四国播放;进驻校内的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基地承担海外交流生培养任务等。学校多措并举,助推中国技术、中国产品和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输出中国职教方案,强化中国职教自信,产生良好的国际影响力。

20193261553585705294_248.png


 

科学知识

3D扫描新方法可检测透明物体

  

科技日报柏林5月5日电 (记者李山)近日,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光学与精密机械研究所(IOF)成功开发出一种利用激光和热辐射进行3D扫描的新方法,可精确测量透明物体的外形。

3D扫描能够将物体的立体信息转换为计算机直接处理的数字信号,为实物数字化提供方便快捷的手段。目前为止,大多数非接触式3D扫描仪都是把激光(点、线或者阵列式)投射到物体表面,随后根据物体的反射光来判断位置信息。但是,光学3D传感器通常无法准确探测透明物体。因此,在测量透明物体时,不得不先将物体临时涂上漆,扫描后再费时费力地将其清除。具有反射或黑色表面的物体也有同样的问题。

IOF研究人员开发的新方法,不需要对透明物体进行预处理,即可精确检测其外形。该系统的核心是一个高能二氧化碳激光器,将高功率密度的激光束照射物体,激光能量会被测量对象吸收,并辐射出其中一部分。两个热像仪从不同角度分析这种热信号,利用研究所自己开发的软件,从两个视角的信息来计算空间图像点,将它们组合在一起,最后形成测量对象的3D数据。

整个过程实际上是热成像和三角测量的结合。IOF研究人员马丁·兰德曼强调:“随着从全表面热模式到窄热带的变化,我们进一步发展了该技术,能够满足工业用3D传感器的要求。”通过相应的光学器件,研究人员成功将激光的功率聚焦在非常小的表面上,为热像仪提供了更快的必要对比度。在160毫米像场宽度时,生成的3D坐标精度能达到10微米以下。

目前,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将该技术推向市场,并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优化。由于测量过程中的热能非常低,加热和未加热表面之间的温差通常小于3℃,所以该方法也适用于敏感材料。结合测量场的大小以及分辨率和速度,这个被称为“热红外3D传感器”(MWIR-3D)的系统适用于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或自动化应用。研究人员认为,如果将分辨率降低到50微米以下,系统可以在1秒钟内生成3D数据集,有望在机器人技术中得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