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拥抱学习方式变革
“未来没有学校,未来到处都是学校。”日前,在深圳市教育局主办的大城市教科院联盟年会(2018)暨第57期深圳教育论坛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说,未来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会更加多元,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只是学习内容提供者之一。
在朱永新的构想中,未来学校会被改造成一个个学习中心,学生可在其中同时学习若干课程。这需要打造线上线下联合、突破时空的新教育模式,与之相适应的是学习时间弹性化、学习空间多元化。
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叶文梓认为,培养创新人才离不开先进技术,但把最先进的技术应用到学校,不一定就能培养出创新人才,“而学校如果适应创新时代的要求,变革学习方式,往往能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未来的学习一定是个性化的学习。”朱永新同样认为,创新时代的学习方式变革不仅是技术变革,也是价值、技术、学习方式、学习空间的整体性变革。学校要“以学定教”“以教助学”,推动教育从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习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殷长春对学校如何开展学习方式变革给出了建议。他说,学校要构建适合自己的发展体系,提供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满足每一名学生的发展需要。同时,学校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补齐学生动手能力弱等短板。(记者 刘盾 通讯员 蔡金花)
天津大学: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新范式
记者 陈欣然
本报讯(记者 陈欣然)日前,天津大学与百度公司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新工科百度试验班、天大百度联合实验室、新工科项目研发创新营等方式,共同搭建研发平台,探索新工科人才的中国培养模式。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2017年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此次天大与百度深度合作,旨在探索新工科教育的新路径。双方将搭建新工科合作平台,把产业最新发展动态、企业实际需求、学术研发前沿无缝连接,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专业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面向未来培养人才,树立国家人工智能教育的示范样本。
在这一平台上,天大师生有机会进入企业研发团队、项目团队,真题真做;企业人员也有机会进入天大教学体系,为新工科人才培养设计课程体系。双方将探索适合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更多天大学子与业界前沿对接,培养具备跨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
长沙学院以竞赛撬动教学模式改革
本报记者 李伦娥
坐在记者面前的8名长沙学院学生,每个人说起自己的参赛故事,都异口同声地用上了“崩溃”“成长”“感谢”这样的词。
长沙学院近年来力抓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撬动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双师型”队伍建设的深度转型。
学科竞赛能承担这么大的重任?
“这是我们的抓手。”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小云说,4年前他刚调到学校时,艺术设计院汇报说其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频频获奖,有的年份甚至超过了许多知名大学。不是吹牛吧?他很是惊讶。再深入调研下去,他发现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无论是对课程体系的优化还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教学模式改革、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都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些学科竞赛的题目几乎都来自企业,要求解决的也是实践中的问题,真刀真枪地干,应用型学科建设的路就应该这样走。”学校党委、教务部门、各院部反复讨论,形成共识,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如获奖者的院系可获得相应的管理绩效分,指导教师计算教学工作量,学生最多可计6个学分等。
全校14个教学院部全部行动起来。“课程设置、课堂教学等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原院长刘光灿领着记者参观他们的实验室。他说,他们专业的学生对应参加的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湖南省大学生物理竞赛,2016年之前没拿到过省级一等奖以上的名次。但学校相关政策出台后,他们专门设置了比赛选修课程,组建了教学指导团队,选拔学生赛前集中培训,还从内容和方法上全面改革模电、数电和嵌入式课程的教学……一系列“组合拳”下来,近两年获得了17个省级以上大奖。
“通过抓学科竞赛,在学校形成好学乐学的良好学风,实现优秀学生领跑;通过课程改革对本科生适当增负,让更多的学生学有所成,实现多数学生并跑;对于学习困难的少数学生,我们采取学习指导和一对一帮扶措施,实现助跑,助推学生成人成才。”长沙学院党委书记刘沛林说。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巧搭平台助学子创业
通讯员 乔蕾 匡璇
本报讯(通讯员 乔蕾 匡璇)打开手机软件,点几下屏幕,就能够实现购物到家。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中,投资研发了“卓创平台”,它承载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提供一个在线的真实交易环境,为教学提供鲜活的案例,同时师生也依托平台开展创业实践,助推创业孵化,真正实现了教学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和创业实践平台的融合发展。
据悉,截至目前,已注册店铺698家,三个月时间成交额即突破5万元。
打开“卓创平台”微信公众号,可以看到在下方菜单有“购物中心”“商家入驻”等选项,点击“商家入驻”即可申请自己的店铺,分为零售、团购、众筹三种销售模式。根据规划,师生团队和个人均实名制入驻平台,确保产品质量无欺。
宁夏的枸杞、安徽的椴树蜂蜜、赣南的脐橙、莒县的小米和芋头、沾化大枣、微山湖菱角、河山苹果、莒县小榨花生油、收纳箱、布艺玩偶……笔者看到,目前平台在售商品种类繁多,几乎涉及了大学生和教师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要求从大一开始,至少电子商务专业的每个学生,都要在平台上注册自己的店铺,其他专业每班一店。从消费者群体的确定、产品的选择、成本控制,到整体营销思路等,教师带领学生在一步步的实操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院长徐原说道。
电子商务专业教研室主任张勇介绍说,如何让学生对平台感兴趣,实现思维的转变是制约平台发展的一大难题,“除了与教学进行融合,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筛选和重点扶持一部分创新创业项目,鼓励不同专业的学生根据所学和需求组成创新创业团队”。“卓创平台”将高职学生的技能“零距离”转化为了实际创业行动。
下一步,学校计划投入300万元打造国家级众创空间硬件建设,并推出一系列相关扶持政策,充分带动师生们的积极性,促进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发展。
高职百万扩招须同步提升质量
从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到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高职院校扩招100万人,预示着2019年注定是高职教育不平凡的一年。
“改革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今年大规模扩招100万人。”这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对高职教育的高度重视,不仅为高职的改革发展明确了着力点,同时也为高职释放了多重积极信号。一方面,扩招100万人将会有效缓解部分高职院校的招生困境,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高职生源从单一应届毕业生为主向多元化转变,更多地面向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群体,对于生源紧缺的院校而言堪比“雪中送炭”;另一方面,“百万扩招”将职业教育放在了“多管齐下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重要位置,明确指明了高职教育在提高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和农民工就业竞争力方面大有可为,这不仅能提升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等教育的比重,化解技能人才培养与当前经济转型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又能让更多人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人生价值,可以说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众福祉的重要举措。
“百万扩招”不仅仅是招生规模的扩大,更是一场改善生源结构、提升办学质量的新一轮考验。质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命门,是实现高职“百万扩招”的应有之义,同时也展现了高职院校最大的使命担当。高职院校适度扩大规模是现实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但扩张失度,也可能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后遗症。为此,为了确保“招得进、教得好、用得上”,高职院校需要未雨绸缪解决扩招可能带来的问题,化解潜在的质量风险。
第一,高职院校现有资源如何承受扩招?一年之内扩招100万人,会给很多高职院校的师资、实训条件、校舍等办学条件带来极大压力,对于一些生均经费不足、师生比不达标的院校,扩招后的人才培养质量会更加难以保证,甚至会导致学校患上严重的“消化不良”。这就要求政府加大投入来匹配相应的学生规模,并且要合理分配不同院校的扩招数量。高职院校在承接扩招任务时,也务必要量力而行。
第二,高职院校如何应对生源结构变化的考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列入生源范畴,让高职生源结构更加多元化,而且学生的年龄、生活背景、知识结构与学习需求存在巨大差异,高职院校在招生、人才培养模式、学籍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否则扩招任务难以高质量落实。
第三,高职入学门槛的降低会不会影响质量?面向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扩招面临着一个实际问题,即降低高职入学门槛。尽管高职院校的门槛会有所降低,但是教育质量不容含糊,宽进必须要严出。针对生源来源的多样化,如何让起点不同、年龄各异、目标不同的各类学生学有所成,在招生门槛降低的同时保证出口的质量,对高职院校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鉴于此,高职院校抓住发展契机,处理好规模与质量的关系,严把招生关、培养关、就业关,确保人才高水平培养、高质量供给迫在眉睫。
其一,强化投入,保障教育教学资源有效供给。“百万扩招”无疑给高职院校现有的办学、师资、实训、宿舍等带来了一定压力,要想保证人才供给规模扩大和培养质量同步提高,必须从源头入手,增加经费投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一方面,中央财政应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地方财政也应大幅增加对高职院校的投入(例如今年广东省已先行探索“扩容、提质、强服务”计划,并提供了充足的经费保障);另一方面,学校自身应秉承提质增效原则,优化经费使用结构,加大教学绝对总量投入。如此一来,既注重教育资源投入的增量,又关注存量资源配置的优化和使用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全面改善、提升高职院校的教育供给能力。
其二,深化改革,创新教育教学与管理模式。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高职院校,意味着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将更加多元,学业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偏好等差异加大了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对教育教学与管理模式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适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面对不同类型的生源,高职院校在输入环节须改革完善考试招生办法,探索“自主申请+单独考核+工作经历”的招录模式,畅通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社会人员的教育渠道,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公平;培养环节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倡导育训结合,积极拓展学分制、网络学习、半工半读、现代学徒制等更多更灵活的学习形式,全面建构自主化、个性化、开放式的终身学习体系和柔性管理模式;输出环节须坚持学证结合、宽进严出,以“1+X”证书制度试点为载体,一手抓学历教育,一手抓技能培训,为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多样化选择。
其三,实化举措,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招生规模和质量效益并举,依赖于完善的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而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则需内外发力。从外部保障来看,要突出对学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的评估,积极培育专业评估机构,鼓励和倡导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学术机构等各类社会组织参与教育评价,形成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多元评价格局。从内生质量来看,高职院校应强化第一主体责任,不断改进完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以院校质量自治为目标,借助现代信息和大数据挖掘技术实施目标式量化管理,从而实现自我规范、自我调控、自我发展的常态化评价机制。
其四,优化整合,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功能。“百万扩招”带来原有资源的稀释,使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有了更迫切的需求。这种改变将会促使高职院校进一步挖掘整合校企资源,引导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主动承担学生实习实训职责,同时更好地提升院校自身的社会服务能力,从而建立校企间稳定牢固的利益纽带,以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出,支持企业和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事实上,企业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最佳场所,也是就业的最终去处。特别是针对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社会群体,可积极尝试企业兴办职业院校或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此举既有利于“百万扩招”生源的合理分流,也有利于扩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供给,全面服务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扩大就业的战略需要。(作者系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蛋白聚集可调控生物体衰老与长寿
科技日报讯 (记者吴长锋)记者从安徽农业大学了解到,该校生命科学学院计山明教授研究发现蛋白聚集具有正向生物学功能,能够调控生物体的衰老与长寿。该项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分子细胞》上。
已有研究表明,许多蛋白含有低复杂度结构域。该结构域不仅可以通过液—液相变形式调控蛋白“自我聚集”状态,同时也是阿尔茨海默症、亨廷顿舞蹈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许多重大疾病的主要病因。
计山明课题组以果蝇为模型,对果蝇Otu的酶学特性和生物学功能进行了长期和系统的研究。研究发现,低复杂度结构域能够调控果蝇Otu蛋白的液—液相变过程,并在Otu“自我聚集”过程以及去泛素化酶活性中发挥重要作用。RNA通过与Otu蛋白低复杂度结构域结合,从而促进Otu的 “自我聚集”,并正向调控其酶的活性。当Otu表达失调或蛋白聚集受阻时,果蝇肠道屏障功能就会受损,免疫信号发生紊乱,寿命缩短。
研究进一步发现,体内Otu的“自我聚集”行为和去泛素化酶活性是一个可调控的过程。分子伴侣Bam能与Otu相互作用,并促进其“自我聚集”,增强其去泛素化酶活性,协助参与调控果蝇的肠道免疫及寿命。同时,Bam的表达随年龄增长出现动态变化,其动态变化能够调控Otu的活性,从而调节果蝇寿命。
以往大量研究报道了蛋白的异常聚集会给细胞和生物体带来负面影响。该项研究的开展揭示了蛋白聚集/液—液相变具有正向生物学功能。蛋白聚集不仅可以控制其活性,以应对生理和环境的变化,同时这一动态调控机制对于维持肠道稳态、个体健康及延缓衰老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研究成果对人们更好地理解蛋白聚集如何调节其自身酶活及个体生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起欧盟境内新车须装限速器
科技日报伦敦3月31日电 (记者田学科)近日,欧洲议会、欧盟委员会和欧盟成员国政府代表就欧盟委员会于去年5月首次提出的一项议案初步达成一致,即从2022年起,在欧洲销售的新机动车,包括家用轿车、货车、卡车和公共汽车等,必须安装智能限速器等安全装置,以自动阻止驾驶员超速行驶等行为。此举被认为是欧洲50年来道路安全领域最大进步之一。
目前智能速度辅助技术装置已经问世,但还没有达到标准。这种装置可以通过GPS和道路标志识别摄像头,来探测车辆的行驶情况。如果汽车超速,它就会向驾驶员发出警告,然后自动减速。但在紧急情况下,驾驶员可以通过加大油门来加速。沃尔沃已成为第一家宣布将在除德国高速公路外的所有地区,限制其新车速度的制造商,其最大限速为112英里/小时(约180公里/小时),尽管这个速度超过了当前绝大多数国家的限速。
该议案还涉及酒后驾驶,如要求更新和使用酒精锁定技术仪器,以阻止酒驾。新要求还包括安装事故数据记录仪(黑匣子),采用可探测行人和骑自行车人距离并自动采取紧急刹车的技术等,并首次将这些安全装置作为机动车的标准配备。载货汽车也将被要求提高“直接视觉”的水平,让司机有更大的机会看到弱势的道路使用者,如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等。
欧洲交通安全委员会(ETSC)执行主任安东尼奥·阿维诺索预计,欧洲议会和欧盟成员国可能在今年9月份之前批准这项法案,在2022年法案开始实施后的15年内,可以挽救大约25000人的生命。
英国运输署新闻发言人说:“我们一直重视与全球各地的伙伴合作,以提高所有车辆的安全标准。预计这些干预措施将给包括英国在内的整个欧洲的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一个台阶式的改变。”英国机动车监管机构——汽车认证机构(VCA)表示,无论英国脱欧与否,它都将参照欧盟新标准,提高对英国车辆的安全要求。
南乌拉尔国立大学研发“智能房屋”
俄罗斯南乌拉尔国立大学在工业4.0技术的框架下,开展了一系列大有希望的大学生项目,其中一个项目是“智能房屋”。它是一种创新型的住宅,把节约资源(电、供暖、水)与内饰的美观舒适以及景观设计和谐结合在一起。
南乌拉尔国立大学教授、技术学博士叶夫根尼·索洛明介绍说,“智能房屋”由许多部分组成,包括利用可再生资源发电(风电站、太阳能电站);节能仪器(智能电表和插座、LED照明);小装置(智能手机、与房屋组成部分有通信联络的遥控器)和软件等。
除了“智能房屋”外,南乌拉尔国立大学的学生和专家们还在其他智能方向开展工作,包括在移动发电机组基础上节能;基于超级飞轮的智能充电器;智能院子(监控汽车是否在场、通过智能型“减速路障”发电)。用于管理智能房屋的小装置、软件、管理系统、信号系统、辨识系统也在积极研发之中。(本栏目稿件来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高校AI人才培养需“跨界”
日前,教育部印发通知,公布了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最近大热的人工智能专业被列入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全国共有35所高校获首批建设资格。
人工智能设立本科专业,高校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被期许进入快车道。但在这之后,还有哪些“枷锁”需要打破?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何晓斌的答案是高校尚未形成人工智能交叉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力度还不够等。
近日由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等共同举办的“中国AI创新者论坛”上,何晓斌谈到目前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问题,他表示,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与美国相比还是远远落后的,无论在高校研究者的数量上还是研究成果上,都有较大的差距。比如对20所高校中的顶级学者数量进行比较发现,美国占68%,中国占24%;而智能人才的从业人数美国也是中国的两倍。
在斯坦福大学学习多年,何晓斌对斯坦福等高校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的学科交叉融合印象深刻。同样有多年海外经历的网易有道CEO周枫也着重强调了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中“跨界”的重要性,“让我感触很深的就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校内各个系之间的跨界和融合非常厉害,并产生了大量非常好的研究成果。”周枫说。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市场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倒逼高校加强人工智能方向的人才培养。对此,何晓斌建议,应该加强人文社科和AI领域教师的研究和教学合作;加强校企合作;加强校内不同专业人才的联合培养;建设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学习分享平台,合作进行相关项目和数据库建设等。(记者崔爽)
学校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安宁职教园区麒麟路15号 邮政编码:650106 联系电话:0871-68870800 传真:0871-68870800
滇公网安备 53018102000069号 滇ICP备12002709号 云教ICP备0911010号 云南网警ICP备案 53018103702004号
Copyright ©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浏览本站时,建议使用浏览器极速模式显示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