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图书馆 >> 学术动态 >> 浏览文章

2023年12月《职教参考》第115期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31日 | 
阅读: | 
作者:图书馆 | 
[ ] | 

学校教学动态

赛事喜讯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秘书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云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办,云南省各高校图书馆,北京外研在线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新广拓力(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和云南书润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2023云南高校“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中华新青年”主题大赛已圆满结束。

本次大赛共有 32 所高校,1300 多人参赛。根据竞赛规则,经专家评审,共评选出团队赛一等奖 11 名,二等奖 22 名,三等奖 45 名,优秀指导教师奖 24 名

此项主题大赛我校由教务处图书馆发起,学工部组织参与,在“中华青年诵”团队赛中参赛作品获得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一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获奖作品和人员如下:

 


 

教学改革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培养高职会计人才 推动职教高质量发展

 

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职业院校更要把学生职业生涯的生存发展能力培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作出一系列有益探索,主动识变应变求变,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既强调个人择业谋生,更重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既强调职业技能训练,更重视综合职业素养培育。

准确把握时代特征

精准定位人才培养方向

根据国家教育部门“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的精神,会计专业团队结合“数字中国”背景下会计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对标新技术、新经济对会计人才的新要求,从知识结构、能力目标、职业素养等方面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

以培养“懂会计、懂业务、懂技术”的专业数字化会计人才为目标,跳出按会计要素介绍会计核算的传统知识框架,完成从核算场景为基础向业务场景为核心的转换,同时融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重塑课程的知识结构。

遵循成果导向,依照企业财务人员的实际工作岗位设计课程教学情境,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施以岗位典型任务为驱动的情境教学,注重学生显性和隐性双重能力的培养,综合训练学生业财融合能力、高科技应用能力、职业判断能力等。实现从培养“懂会计”的核算型会计人才到培养“懂会计、懂业务、懂技术”的管理型会计人才的升级。

政行企校协同育人

探索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当前,政府部门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多元办学的职业教育格局正逐步健全。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厚重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行业优势,打造了体系完备的“产学研训创”协同育人平台。会计专业团队抢抓学校改革发展机遇,以项目化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借力“产学研训创”协同平台,以“岗课赛证”融通为抓手,采用“教学做创”一体化教学模式,有效统筹校内课堂、虚拟课堂、企业课堂资源,努力构建学生立体化的职业能力体系。

校内课堂——情境式沉浸体验。项目引领,任务驱动,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在岗位环境中自主工作、独立思考、共同研讨、团队协作。课程设计将岗位需要的基础知识与工作任务的知识体系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理论知识如何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统一。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和解决工作难题的过程中,获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在职业化情境中沟通与合作的能力。从单纯掌握核算场景向全面了解业务场景发展,便于学生实习、毕业后与实际的工作岗位无缝对接。

虚拟课堂——在线资源共建共享。会计专业团队精心打造在线课程,利用相关网络平台发布课程内容,下达课程任务,开设在线答疑。智慧的学习环境,共享的海量优质资源,每名学生可构建自己独有的“虚拟学习空间”。虚拟课堂不受地域、资源的限制,能够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沟通、答疑解惑等各种需要。

企业课堂——合作创新实践教学。校企双方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思路,根据专业需求和行业现状,共同制定校内课堂和企业课堂培训计划,共建、共享、共融、共赢。采用引企入校,共建实训基地,转换教学场景,构建职业化氛围;共建“会计工厂”,实现企校双制、工学交替、校企“双师”授课。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实现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

思政引领技术赋能

培养高素质数智化人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更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较高的政治觉悟。会计专业团队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下,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精心培育学生的职业道德,增强职业自信,厚植家国情怀,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

当前,数智化能力已经成为会计人员的核心能力。会计专业团队按照数字化工具赋能会计人、数智化赋能财务管理的思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新设“财务数据挖掘与分析处理”“财务数字化应用”等课程,提升学生数字化工具运用和数据分析能力;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智能财税办税大厅和财务大数据采集中心,业财融合、理实一体,培养学生经济事项判断能力、财务数据计算分析能力以及会计制度与方法的应用能力。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团队秉承“海涵地负,德诚致远”的校训精神,深耕教书育人一线,不忘初心,敢破敢立,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助力学校“双高”建设高质量发展。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3年12月21日12版  吴悦)

 

 

 

政策瞭望

教育部:培育和打造一批经典传承教材

 

日前,教育部印发《“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提出,推动高校对使用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师生认可度高的优秀教材建立传承创新机制,组建老中青结合的教材建设梯队,创新编写理念,更新内容形态,培育和打造一批具有典范性、权威性、创新性的经典传承教材,不断提升经典教材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根据方案,到2025年教育部“十四五”本科规划教材重点立项建设1000种左右,遴选5000种左右,加快自主知识体系与教材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质量教材体系,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方案要求,要组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与顶尖学术水平的专家团队,在一些关键学科领域有组织建设一批核心教材。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重点领域,特别是国家急需的战略性新兴领域和紧缺专业领域,鼓励高校联合行业产业部门、科技部门建设一批核心教材。

根据方案,通过认定的“十四五”规划教材可在教材封面、扉页等位置标注由教育部统一发布的“‘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专用标志,标志使用期限至2030年12月31日,到期后自动失效。在标志使用期内修订的规划教材通过审核后,可继续使用专用标志至使用期结束。使用期结束后修订的规划教材不再标注专用标志。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扩大或变相扩大“十四五”规划教材专用标志使用范围,盗用、仿冒专用标志的,依法依规追究责任。自2026年1月1日起,教育部发布的“六五”至“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专用标志停止使用。(来源:新华社 2023年12月8日)


 

数据保密制度的建立旨在保障数据的合法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防止数据泄露、滥用、篡改等安全风险2023年12月18日教务处根据管辖的六个主要科室的实际情况,将涉及的数据进行分级分类,即:数据分为六大类,三个保密级别,并制定了数据使用、查阅和外报的措施和流程,确保数据的保密性、可靠性和合规性




教育部明确对学生患病期间的作业,可不做硬性要求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关于做好冬季学校流行性疾病防控工作的通知》于近日印发,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加强疫情监测体系建设,督促师生做好日常防护和健康监测。要以学生身体健康为重,对学生患病期间的作业可不做硬性要求。

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完善应对预案,做好线上线下教学有序衔接,对因病缺勤的学生,指导其利用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居家学习,任课教师应与家长及时沟通对接近期教学重点。结合呼吸道疾病病程特点,引导家长让患病学生充分治疗和休息,切实科学作出返校上课安排。

根据通知,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开展全覆盖、多形式的新冠感染及其他冬季流行性疾病防控知识宣传,引导师生科学理性认识流行性疾病的特点和危害。引导师生深化“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理念,日常生活中科学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常通风、注意咳嗽礼仪、公筷制、分餐制等良好卫生习惯,适度参与锻炼,增强体质和免疫力,提高健康素养和自我防护能力。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儿童青少年新冠、流感、肺炎球菌等疫苗接种宣传引导,优化接种服务,保障接种安全,进一步提高师生接种意愿和免疫水平。责任编辑:何晓桃 葛鹏

来源:新华社  2023年12月7日

 


科普知识

冬天冷夏天热是由于地球离太阳远近的原因吗?

 

不对。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是一个非常接近圆形的椭圆,虽然每旋转一圈(一年)离太阳的距离有远有近。但是,由于轨道太接近圆形,最远和最近之间差别很小,对地球气候变化基本上没有影响。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自转轴和围绕太阳的公转平面之间有大约66.5度的夹角而造成的,地球不是“站着”围绕太阳旋转,而是“斜躺着”围绕太阳旋转。在轨道不同的位置上(一年中不同的季节),阳光照到地球各地的角度不同,就是说冬天、夏天中午时太阳的高度不一样,这就产生了四季。实际上,北半球夏天正是地球离太阳最远的时候,而南半球夏天是地球离太阳最近的时候。

 

 

课程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的实践路径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教育、体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随后,教育部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进一步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学校课程教学的具体原则和要求,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直以来,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在全国发挥着突出的引领作用。一方面,率先在全学段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开展“浸入式”“体验式”教育;另一方面,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和师资培训,为学校教育实践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持和资源供给。随着相关工作的不断深入,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面临着新时代的挑战。2023年5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管理的意见》,明确提出,各类专题教育以融入为主,原则上不独立设课。准确把握相关专题教育在国家课程中的有关要求,强化指导,引导学校以国家课程为主,把专题教育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转型的现实是从具有独立教材的专设地方课程,向融入国家课程的方向转变。同时,持续发挥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在学校特色建设和学生社会实践方面不断探索,逐步形成以课程融入为主体,以地方文化为补充,以环境浸润为助力,以社会实践为拓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格局。

在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铸魂育人功能,涵养学生家国情怀。指南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知识的结合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注重与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以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三科为主,艺术(音乐、美术等)、体育与健康学科有重点地纳入,其他学科有机渗透,实现“3+2+N”全科覆盖。具体来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各学科应探索以下实践路径。

第一,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育人导向。教育事业承担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任,更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使命。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贴近学生生活、学习、思想实际,按照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要求,强化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避免单一记诵式的灌输和走马观花式的浅层学习。

第二,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多样性优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宝贵的资源。经书典籍、诗文歌赋、琴棋书画、非遗产品,都是可用的教育资源。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切不可拘泥于某一种形式,而应根据学生需求和学校条件,以文化素材的多样性促进课程教学的多样性,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第三,充分挖掘本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我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类课程均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其中,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强调地方和学校文化特色与资源条件。对学生而言,身边的自然风貌、文化遗址、纪念场馆等因提供真实的文化体验,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因此,学校可以借助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给予的空间,挖掘本土性的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元素。

第四,落实各学科课标与教材的相关要求。2020年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2022年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及各个版本的学科教材,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于重要位置,在学科知识体系内嵌入了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要素。因此,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可以充分借助课标与教材作为教学支架,在深入落实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

来源:山东教育 2023121日   作者:唐立宁

 

 

理论探索 

从新职教法看如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简称“新职教法”)明确提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这与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作出“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部署相一致,同时也与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将“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列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相吻合。新发展格局之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已然成为时代赋予职业教育发展的全新使命。

新职教法以任务清单化的方式圈定了“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范围:在职业院校建设方面,要求实习实训场所、设施设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要与所实施的职业教育相适应;在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方面,要求建立健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产教深度融合、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据此,就要高效发挥新职教法的“指南”功用,厘清职业教育适应性作用对象的具体所指,进而促使职业教育适应力有效提升。

职业教育应具备适应指向顺应时代轨迹的修正力

为充分适应教育改革发展新业态,《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完成了26年以来的首次“大修”,在完善招考制度、畅通升学通道、创造公平就业环境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新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历程是职业教育不断适应社会演进的调试过程。20世纪50年代,职业教育为适应百废待兴的局面,为新中国工业体系的构建培养并输送了大量劳动工人,这一时期人们接受职业教育多是主动、义务的群体性选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内容和形式日益多元,职业教育渐遭冷遇,由主流退居边缘。制定新职教法的目标之一是“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其中蕴含的价值旨归正是要扭转职业教育发展颓势,修正职业教育运行轨迹,实现职业教育发展与时代进步的同频共振。而有效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接受度,既是职业教育遵循历史发展的规律使然,又是其呼应时代进步的大势所趋。

职业教育应具备适应指向兑现学习诉求的支撑力

新职教法规定“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国家实行劳动者在就业前或者上岗前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的制度”。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职业教育是关乎民生工程的“兜底教育”,职业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从业人员和有就业要求的人群,以培养职业道德、传授职业知识和技能技巧等为目标,在保生活、防失业、促就业以及促进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相较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门槛低,下岗工人、复员军人等有技能提升诉求的人群都具备接受职业教育的基本素养。相较于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具有方式灵活、实用性强等特征,培训方式和教学内容等均根据职业技能标准、劳动力市场需求和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确定。据此,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就是要让职业教育具备覆盖并满足各级各类人群多样化的学习诉求,发展不受时空限制、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建设的能力。

职业教育应具备适应指向服务发展需求的预判力

教育的本质在于服务。新职教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促进就业创业和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技术优化升级等整体部署、统筹实施”。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更新迭代,倒逼职业分类“吐故纳新”。部分传统职业经历正在消亡和迁移,大数据分析师、新媒体运营师、直播销售员等全新职业诞生。这一趋势反映出职业教育的供需之变,为始终保持服务发展的时效性,职业教育就要具备敏锐捕捉产业和职业发展动向、与时俱进动态调整技能人才培养内容和方式的能力。另一方面,专业是职业院校与社会建立联系的桥梁,专业集群框架内所凝聚的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发展应具有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将直接影响职业院校的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招生类别、发展方向及社会声望。因此,职业教育应具备将教育链与产业链有效衔接、为技能人才能力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精准护航的能力。

职业教育应具备适应指向凝集建设资源的承载力

虽然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但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学生具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实操能力,即类型教育育人框架下,高水平技能人才知识体系的构建是职业能力与产业要求相匹配的过程,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不能将自身囿于学校单独进行知识传授或仅依托学校自身的教材、师资、设备等教学资源来进行职业技能训练,而要秉持开放办学的理念,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基本办学形式和育人模式引领之下,以产学研结合为纽带,按照新职教法规定的“职业教育实行政府统筹、分级管理、地方为主、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社会参与”的要求,在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入局并布局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凝聚各方合力,持续激发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并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设动力。

新职教法赋予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底气,职业教育能否助力制造大国、制造强国建设,赋能技能型社会远景规划,是职业教育者应该回答的时代命题。当前,置身“百舸争流”的教育赛道,职业教育不能坐以待毙,而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借新职教法实施之东风,以法律的权威性匡正鄙薄职业教育的社会认知,以法律的执行力扩大技能创造价值的受益范围,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满足新发展阶段各类需求的能力,真正让职业教育在众多教育选项中脱颖而出,成为助力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类型教育“领头雁”。

(作者:朱少义 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信息来源: 《中国教师报》2023年12月20日

 

 

 

 

教育部副部长吴岩:

数字化是影响甚至决定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高等教育数字化不是一般的策略问题,而是影响甚至决定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是实现高等教育学习革命、质量革命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2023年12月15日,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上做主旨报告时表示,高等教育数字化要“开辟新赛道,寻求新突破”。

吴岩指出,纵观教育发展史可以发现,技术与教育相生相长,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给教育带来跨越式发展。当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横空出世,为创新路径、重塑形态、推动发展提供新的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教育何为、教育应该往何处去”成为世界各国共同思考的命题。

教育数字化可分为“转化、转型、智慧”三个阶段

虽有技术的加持,吴岩认为,高等教育数字化依然要循序渐进,可分为“转化、转型、智慧”三个发展阶段:转化阶段,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软件硬件逐步磨合,数字技术要整合应用到高等教育领域;转型阶段,高等教育则要实现自我转型与提升,大学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治理现代化,为教与学提供全过程、智能化、个性化服务,满足学习者的多元需求;智慧阶段,高等教育与社会之间的界限会进一步打破,实现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育治理整体性变革,赋能学习者全面发展,形成教育全新生态。

教育数字化的过程中应该秉持什么理念?吴岩强调联结为先、内容为本、合作为要。互联网的本质是联结,教育数字化就要做到应联尽联。用数字技术优化教育资源品质,增强内容吸引力、影响力。此外,各方力量要形成协同推进教育数字化的蓬勃动力,以构建多元参与的教育数字化发展生态。

吴岩称,教育数字化要坚持应用为王,以应用需求驱动数字化建设。坚持服务至上,致力解决教与学的痛点、难点、堵点。坚持简洁高效,建立标准规范,集成整合现有资源,把散落的“珍珠”串成“项链”。坚持安全运行,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守牢网络安全底线。

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数字化发展之路

吴岩指出,中国已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化发展之路:在教育数字化的新赛道上,中国高等教育实现优质资源从少到多,学习规模从小到大,应用水平由浅入深,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习革命、应对疫情挑战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正在加速改善教育各学段、全环节的数字化软硬件条件,如搭建了高速网络、汇聚了强大算力、建设了数字校园、创建了国家平台,学习环境更加高效、联结。而慕课的快速发展是中国教育数字化蓬勃发展的缩影。2012年是世界慕课元年,2013年中国建立首个慕课平台。10年来,中国采取“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方式,深入推进慕课与在线教育发展,使得中国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多样。中国广大教师依托慕课等在线教育资源开展在线教学、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模式改革,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新冠疫情期间,依托高质量慕课资源,在全国高校掀起了一场学习革命,不仅有效应对了疫情冲击,还推动了教学理念、技术、标准、方法、评价等发生了一系列变革。通过基于慕课应用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同步课堂”等方式,为教育薄弱的西部地区高校提供了优质慕课资源、提升教学水平;通过数字技术模拟真实场景,建设了一大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联通大量就业信息和优质创新创业资源,有力支持和服务创业就业。

吴岩介绍,一直以来,中国大力推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为全球学习者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资源。如建设了“爱课程”和“学堂在线”两个在线教学国际平台;积极推动“慕课出海”;中国清华大学等高校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智利大学等高校合作开设218门融合式课堂,实现学分互认。这些举措进一步增进国际间更加开放、包容的交流合作。

与此同时,中国还对教育数字化进行更加深入、全面的理论研究。吴岩介绍,去年,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发布了《无限的可能: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和《发展指数》,在国际社会引起热烈反响。这次大会发布2023年的《发展报告》聚焦数字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场景,将百余年来教育数字技术的变迁划分为5大阶段,预判了影响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6大支柱技术,提出全球携手应对数字变革的6项行动策略。今年的《发展指数》从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4个维度观察了47个国家、地区、国际组织以及全球300余所高校。这些理论成果将为各国了解和把握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需要运用数字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

吴岩指出,数字技术已经深入到教育的全领域,在为高等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诸多挑战。如传统教育模式、人工智能鸿沟伦理风险、数字素养差距等问题都迫切需要高度重视并探讨解决方案。

数字时代,对学生的数字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迫切需要运用数字技术改变学生的学习,构建适应数字时代的学习生态。要推进学生更加公平地学、更加个性地学、更加便捷地学,让一根网线贯通南北,一块屏幕连通东西,扩大优质资源辐射面,实现数字时代的“因材施教”,支撑构建时时处处人人皆可学的新场景。

数字时代,教师工作效率将空前提升,课堂呈现形式将更加多样,要助力教师减负、打造数字课堂、提升数字素养。通过普及智能教学工具,推进“数字校园”“智慧校园”的建设,为教师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支持高校教师跨校、跨区域开展协同教学的探索实践。

数字时代,教育管理决策将从管理流程为主的线性化向以数据为中心的扁平化、平台化转变,从“粗放式”管理走向“精准化”治理。因此,要想实现高效管理便捷服务、科学决策,就需要通过大数据及时掌握校园环境和

师生动态,以数字技术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体验,构建大数据分析决策体系。

吴岩强调,数字时代,数字技术将势不可挡地推动传统高等教育进行深层次变革。在此背景下,我国要变革教育组织形式、教学模式评价机制,探索开放灵活的学分认定和学历、学位授予机制。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学情诊断和精准干预,构建“师—机—生”三元一体的教育新模式,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多维度、过程性、科学化评价。

信息来: 《人民政协报》2023年12月20日09版

 

 

 

热点资讯

“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论坛发布协作发展行动倡议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协作发展行动倡议于12月20日在河北保定发布。

“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论坛当日在保定开幕。该论坛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亚洲教育论坛共同主办,来自27个国家的政府官员、驻华使领馆人员及中外院校、企业代表等逾500名嘉宾共同探讨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新趋势、新挑战,展望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新路径。

 

中华职业教育社总干事王晓光代表与会各方在论坛上发布该倡议。

倡议包括四项内容:探索构建“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良好机制,持续汇集“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成功经验,协调共享“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优质资源,丰富拓展“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品牌项目。

王晓光指出,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开展了数千个务实合作项目,不仅给相关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推进经济全球化、破解全球发展难题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开辟了人类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新路径。

王晓光说,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促进就业创业、推动产业升级、推进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手段,职业教育交流合作是实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民心相通的重要内容和方式。

“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王晓光表示,期待“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论坛成为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合作的桥梁、文化交融的舞台、民心相通的纽带,期待“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职教界以及社会各界朋友携起手来,本着服务、合作、共赢的原则,持续推动本国现代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职业教育智慧。(陈建新 崔涛  发布时间:2023-12-21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3年高等职业教育十大关键词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实现新的历史跨越,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不断增强,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

为及时掌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态势、引领高职院校改革创新方向,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基于对2023年发布的高等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学术论文及新闻报道的大数据分析,结合专家评议,盘点出2023年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十大关键词,以期助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

 

 职业教育新基建事关职业教育关键能力的提升,也是推动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关键所在。将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师资、实践、教材五大根本要素打造成为“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是练好内功,使职业教育成为建设教育强国的中坚力量的重要举措。

(发布时间:2023-12-20 信息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

 

 

 

师生园地

职业教育需要什么样的好老师

教师畅谈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

 

在成为一名职业学校教师的第20个年头,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池瑞楠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最近,他入选了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以下简称职教“三名”计划)。池瑞楠坦言:“这对我和团队是个巨大的鼓舞!”

今年7月,教育部印发通知,宣布启动实施职教“三名”计划,旨在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造就一批新时代职业教育大先生及教育家型校长。计划明确,从2023年起,每年遴选一批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和高等职业院校从事一线教育教学的在职在岗骨干教师或具有绝招绝技的技能大师,进行为期三年的集中培养。10月,首批名单公布,共有210名全国各高职院校的名师、名匠,以及50名中职学校校长入选。

职教“三名”计划的实施意义何在?当前,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还面临哪些难题?职教“三名”计划将如何助力难题破解?记者日前采访了多位首批入选的名师、名校长。

 

 

推动职业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

如何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培养社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教师是关键。”河北涿州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长张剑锋表示,“一所职业学校的硬件、设备、环境再好,也无法让学生仅靠自己就掌握技能。学生品德心性、生活习惯、文化知识、专业理论、技术技能等的提升,都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而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缺不了爱教育、懂教育、懂管理的校长。因此,教育部实施职教‘三名’计划,致力于培养更多好老师和好校长,这对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教22年,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主任陈静对职业教育意义的理解越来越深。日常生活中,她常常在地铁站、汽车4S店、科技市场等场所,碰到毕业工作的学生,其中很多已经成为单位主要负责人或管理层。“那些快速发展的行业中,很多技术技能人才都是我们职业院校培养的!”陈静的言语中透露出自豪。

对职业院校学生而言,遇到好老师,人生会有怎样的不同?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李登远,是济南一家互联网公司的技术总监,每年大大小小的节日,他都不忘给老师陈静发去祝福短信。“想当年,我是亲戚朋友眼中的‘坏孩子’,学习全靠糊弄。”但陈静却看到了他身上的潜力,劝说他和另外两名同学报名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移动应用开发组的比赛。“一开始,我们没抱太大信心。可陈老师鼓励我们,还陪我们熬夜训练。最后,我们获得了全国二等奖。我也因此找到了人生目标——做一名软件工程师。”

“看着一名名学子的成长,我深感职教教师的使命之重。只要教师真心关爱学生,激发他们的职业兴趣,帮助他们掌握职业技能,他们就可以拥有精彩人生。”陈静感慨。

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尚有短板

10年建筑设计院工作经验的夏玲涛,如今是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专业负责人。她观察到,现在许多职业学校的青年教师都是高校毕业后直接上岗任教,缺少业界职业经历和相应的技术技能。“这样去给学生上课,心里是没底的。”

“以我所在的土木建筑类专业为例,因为行业规范更新很快,我们的教材三年就必须更新一轮。上课时,也要根据行业规范随时补充最新教学资源。”夏玲涛表示,如果教师缺少行业经验和技术技能,就很难第一时间掌握这些重要信息,并把它们教给学生。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颜志明深有同感。他举例,在技术研发方面,职业院校以应用型研究为主,但很多青年教师延续了读书期间的学术型研究思路;又如,农林方向的职业学校要求老师农学结合、进行项目化教学,这对没有实操经验的新老师来说很有难度。

有从业经验、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进入职业院校任教的情况又如何?张剑锋指出,很多地区的职业学校,教师待遇普遍偏低。“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在企业的待遇比职教老师高得多,在这种情况下,要吸引技术好、理论水平高、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进入教师队伍有一定困难。”

“目前职业院校老师单兵作战比较多,团队意识有待加强。”池瑞楠认为。对此,夏玲涛表示赞同:“通过传统‘一对一’‘老带新’的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还远远不够。只有不同专业、不同方向的老师相互帮助、彼此配合,才能共同成长,成为复合型人才。”

从企业离职进入职业学校任教的池瑞楠,特别关注教师队伍建设中校企融合的情况。他认为,现在职业院校校企融合的程度远远不够。“比如,企业工程师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有些企业并不支持。学校给兼职教师的报酬不高,很难吸引更多优秀的企业一线工程师。不少学校由于专任教师紧缺,没能统一安排脱岗实践,教师的实践能力得不到真正提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更多制度支撑。”

职教“三名”计划如何助力师资优化

随着职教“三名”计划出台,大家开始思考,职业教育的大先生和教育家型校长,该是什么样?

“职业教育的大先生,我认为有几方面标准。首先,师德师风方面,要坚守道德底线,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情怀。”池瑞楠表示,“其次,专业实践能力方面,要熟悉产业技术的前沿知识,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了解行业企业一线岗位需求。最后,在教育教学方面要不断精进提升,不仅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技术报国的理想信念,努力成为大国工匠。”

如何成为一名教育家型校长?张剑锋表示,首先,要深刻理解职教政策,准确把握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对职业学校办学方向有清晰定位和明确规划。其次,要懂得用文化来引领学校发展,通过价值观的塑造引领师生行为。最后,必须具备整合资源的能力与推动目标实现的执行力。

根据职教“三名”计划要求,入选对象要通过搭建国家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和名匠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建立推荐、培养、管理、使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和管理机制,带动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能力素质整体提升。

对此,夏玲涛充满期待。“我曾遇到许多对职业教育充满热情、无私奉献的大先生,得到了他们的无私帮助。我要把这种传统发扬下去。”夏玲涛表示,借助职教“三名”计划,在原有的名师工作室基础上,她和团队将进一步探索职教教师成长体系,针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采取分类培养的模式。

作为全国农业领域名师,颜志明有着更宏大的愿景:“建一个‘现代农业技术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包括我们团队在内的6个种植类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合作,整合相关的微课、虚拟仿真、动画、文本等资源,让全国所有涉农职业院校师生共享。”

“相信通过社会各方的努力,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会更加壮大、素质更高,能更好助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对此,我们很有信心!”池瑞楠说。

(本报记者 唐芊尔  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2023年11月30日08版

 

 

 

“三爱”践行教育家精神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优秀教师代表致信并首次提出教育家精神,希望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全面而深刻地揭示阐明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我想,作为一名普通人民教师,要以“三爱”为基础践行教育家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一、爱教育

都说老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自古以来,老师都非常受人尊重,在孩子眼中,老师就像无所不能的“神”一样,非常受人崇拜,传道授业解惑便成了教师最初的使命。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学生的榜样,热爱教育,躬耕教坛,应该成为老师回馈社会、回馈祖国和人民、回馈学生的初心与使命。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胜过责任感。”热爱是一切动力的源泉,也是坚持的动力。因为热爱教育事业,张桂梅在华坪女高拿命拼了15年,用知识改变山区女孩命运。作为普通的人民教师,从选择教师这一职业开始,就注定了一生对教育的热爱,对国家的信仰,对社会的奉献。迎着初升的太阳,走进明亮的教室,望着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铿锵有力的声音,传递出老师播撒祖国希望的决心。爱教育是教育人内心最深沉持久的力量,它会使人忘我地工作,一声不响,默默无闻,甘愿用一生去挥洒汗水,执着追求,用信仰去追寻真理,实现崇高的理想。

二、爱学校

学校是老师的家,有谁不爱自己的家呢?老师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工作、学习乃至生活都在学校进行。学校的一草一木,一角一隅,都见证着老师飒爽英姿和铿锵脚步。学校,是师生学问交融碰撞的地方,多少科学与真理从这里繁衍、成长、传承、发扬;校园是师生温馨和谐的乐园,春夏秋冬,昼夜更迭,欢声笑语远了又近了,激励与呐喊去了又来了,个儿高了再高了,斗转星移,不变的是魂牵梦绕的这个“家”。或许,家会旧貌换新颜,而她的味道依然如故,似陈年美酒,醇香入脾,让人离不开,忘不掉,舍不了,“谁不说咱家乡好”!以校为家是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的座右铭,学校即家,家就是学校。在这里,累了,有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迷茫了,电话那一头是“王老师,还好吧,这个周末我回来看您,注意身体哟!”以校为家,把家营建好是一种责任。“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小家的欣欣向荣就是国家的蒸蒸日上。爱学校,自己是主人,也是形象代言人,代表的是独一无二,自豪感就油然而生,时刻誓为家的荣辱倾尽全力。

三、爱学生

陶行知说过:“爱满天下,爱生如子”。教书育人楷模金永七,在吉林省偏远的乡村学校坚守35年,帮助300余个孩子走出大山。他爱生如子,是学生的老师,也是孩子们的“爸爸”,不仅承担教育教学工作,还照顾学生的生活起居。他关爱留守儿童,为每个孩子庆祝生日,在学校建立“快乐活动室”,为留守儿童与家长建立网络沟通桥梁。金永七老师爱学生胜过爱自己的孩子,把父亲般的爱和家的温暖分享给每一名留守儿童。教育人都知道,每个孩子性格不同,天赋各异,我们要因材施教,以宽容、理解、接纳之心去呵护每一个孩子,悉心照料,辛勤耕耘才会百花齐放。成长的路上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我们要容得下孩子的错误,要用向前的眼光看到孩子的未来,做孩子的“拐杖”和“云梯”,招招手,牵牵手,挥挥手,以心系祖国和人民之大爱,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栋梁。(本文作者系重庆市忠县白石初级中学校副校长,重庆市高级教师、骨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