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图书馆 >> 学术动态 >> 浏览文章

2019年1月学术动态(上)(第57期)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04日 | 
阅读: | 
作者:佚名 | 
[ ] | 


               以教学诊改推动转型发展

                                      陈寿根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学校以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推动转型,通过推进“二元同构、三层递进”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实施标准与目标引领、诊断与改进纠偏、制度与文化激励的全面质量管理,变质量生产和管理的盲目实践为科学行动、事后审计为事中完善、要我质量为我要质量,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标准规范过程,目标保障绩效

    标准是为获得最佳工作秩序和成效,基于科学、技术和经验制定并要求师生共同遵守的过程规范;目标是为统一意志、积聚力量,基于战略规划设计、期望师生创造的工作业绩。质量是“生产”出来的、形成在工作过程中,以标准规制过程、增强过程科学性,是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基本信条;绩效表征学校能力和水平,是学校获得更多资源、师生实现更好发展的条件,追求绩效是新公共治理视阈下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为实现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面向二级学院和教学部,学校设计了专业建设、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财务与资产管理等四项标准;面向党政管理部门、教育辅助单位,学校组织编制了包括部门概况、资源管理、管理制度、服务规范、管理与服务自我诊改等内容的《质量手册》。每年年初,学校依据事业发展规划拟定年度绩效目标,落实党政职能部门、教育辅助单位的目标责任,明确实现目标的时间节点。党政职能部门将目标分解到二级学院和教学部,二级学院、教学部进一步将目标分配到教研室及其教师,从而形成上下贯通、责任明确、时间明了的目标链,实现了工作的有的放矢。

    诊断发现偏差,改进消除缺陷

    诊断是质量生产者、管理者检视标准执行和目标达成,发现问题、分析成因,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改进是质量生产者、管理者纠正偏离标准行为、排除目标实现障碍的过程。师生的态度、知识和技能决定标准的落实和目标的实现,不同价值观的师生追随标准与目标的自觉性不同,不同知识水平的师生理解标准与目标的准确性不同,不同专业技能的师生执行标准与目标的效果不同,偏离标准与目标在所难免,合理选择是实施诊断、发现问题,将工作纳入正确的轨道。

    为此,学校党委就诊改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组织领导、目标任务、责任主体、方法程序、结论应用和工作纪律作出相关规定。院长落实党委决定,围绕标准落实,制定专业建设、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财务与资产管理、《质量手册》执行等五个实施办法,明确诊断的内容、主体、程序、方法以及诊断结果的处理(改进、问责、经验推广);围绕绩效管理,制定目标管理,服务对象(教师、在校生、实习生、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测评,改革创新、突出贡献、重大事故认定等三个实施办法。同时,升级信息管理系统,实时化从源头采集信息,依托大数据、数据挖掘、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常态化发现分析工作中的问题,确保质量决策建立在充分的信息之上;建立诊改专家库,邀请校外专家实施重要工作诊断,增强诊改工作科学性和权威性;健全“元诊改”制度,由质量管理办公室对诊改工作本身实施诊改,发现诊改工作本身存在的问题,指导督促相关部门改进工作,提高诊改工作的信度和效度。

    制度强化意识,文化涵养自觉

    研究表明,组织的绩效是成员能力及其受激励程度的函数,激励对提升组织绩效至关重要。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只能发挥20%—30%,如若施予激励,则可发挥到80%—90%,激励首先要加强组织成员的心理保健,在此基础上的物质刺激、精神鼓励方能产生激励成效。

    为此,学校厘清党委、院长、学术委员会、教代会及其执委会、办学理事会职权,实施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建立章程审查、专家论证、法定机构审定制度制定程序,确保制度规则合理性、程序公正性;健全制度执行规范,实施管理人员能力提升计划,强化制度执行严肃性;吸纳教代会代表列席党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进入诊改工作小组,推进民主决策和管理;加强院务公开,保障师生知情权,建立权益救济体制机制,保护师生合法权益;创新沟通机制及平台,推动领导与群众、教师与学生的思想和感情交流。

    同时,修订岗位设置及人员聘用、教师绩效评价及奖惩、二级单位(部门)工作考核及奖惩、先进评选与表彰、重大成果奖励等实施办法,党员民主评议规范、中层干部选拔与任用规程等制度,将岗位聘任、职称与职级晋升、绩效工资发放、评先评优、成果奖励、党员评议、干部选拔任用等,与教师在质量保证中的表现结合起来,不断强化教师的质量意识。此外,还通过环境宣传、新媒体传播、会议宣贯、专题讨论、名师说法等,树立师生正确的质量本质观、价值观、主体观、生成观和管理观,并培育执行标准讲自律、追随目标讲自强、诊断问题讲自发、改进问题讲自愿的质量文化。

    (作者系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副院长)


          面对未来发展的生活素养

           —— 《剑桥大学生活素养框架》解读

                        陈法宝

    上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里程碑式的教育报告《学会生存》,其中把“学会生活”作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对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设备正在逐步“接管”我们的常规工作。


    面临瞬息万变的时代,学生应该具备哪些素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已成为当今学校教育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此背景下,英国剑桥大学发布了《剑桥大学生活素养框架》(The Cambridge Framework for Life Competencies),该框架以学生的“学科知识”“信息素养”和“情感发展”为依托,从宽度、广度、深度三个维度,将学生的生活素养划分为“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以及“社会责任”6个领域,并指出了其中的重要意义。

    创造性思维

    生活中发明新技术、提出新方案、开辟新领域、创建新理论、达成新成果的启动器

    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创造性思维能够快速激发创新力、生成原始创新、产生解决方案。其价值不仅能被创造者认可,也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体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求学习者多与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交往、多与正在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人进行互动,仔细观察、善于总结,以便为问题解决提供灵活性、精确性和原创性的多样选择。学习者还要有一定的好奇心、求知欲和问题意识,不仅能用创造性思维的成果来解决问题,还能够对其功用和效果进行反思。

    创造性思维的能力需要不断积累、培养和训练才能逐步发展,创造性思维的成果需要更长时间才能得以显现。所以,学校教育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想象力、认知灵活性、逻辑推理能力和对不确定性的包容度,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

    批判性思维

    生活中必备的高级思维技能、思想态度和人格气质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具体是指培养学习者能够自我调节和判断,能够基于证据、概念、方法、标准、语境等进行诠释、分析、评估和推论。当学习者面临教育和生活场景中诸多问题的时候,他们可以看到问题之间的联系,把握住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组织信息、对比分析、综合加工来对各种观点、资源进行批判性的理解,对值得依赖或需要怀疑的信息进行批判性的评估。掌握了这种批判性思维能力,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迅速建立一个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做出强有力的论断。当然,统筹考虑各种信息是一个持续的综合分析过程,学校教育中需要训练学习者基于各种信息和数据来构建自己不同的观点,有时候也需要创造性思维的帮助来产生新的想法。

    学会学习

    信息社会和终身学习时代各类从业人员的必备素养

    信息社会中,我们已知、需知和未知的变化速度都在加快,知识的传播形式和传播速度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知识创新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专业和技术阶层成为职业主体,这需要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更新学习理念、变革教育方式,让技能学习和专业发展贯穿整个职业生涯。此外,需要让学习者认识到信息技术虽然给学习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不能取代学习本身。面临信息时代的海量资源,要能够“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具有甄别信息、选取精要的能力,还能根据新旧媒体的特征优化学习方式、处理好碎片化学习和系统性学习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中仍然需要训练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掌控,并且能够对学习效果进行反思,根据学习的背景、目标和学习者的个性风格,选择和运用相应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技能,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学会交流

    生活中进行有效的传递信息、传播思想、表达情感和获取知识的基本技能

    虽然网络信息和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人们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便利的途径,但是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在维系各种社会关系、处理日常工作和生活问题中的作用仍然无可替代。它要求学习者能够根据交往双方所处的背景、语境和情境及其变化,不断调整语言风格并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使用得体的语言进行交流。在学校教育中,学习者需要锻炼相应的修辞能力来增加交流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锻炼相应的管理能力以发起对话、维持对话和结束对话;培养相应的交际策略以在对话中进行必要的话题轮换、问题插入和目标转换。

    这些技能将确保学习者与同伴在生活中进行语言交流时,能够通过清晰的表达、明确的反馈等提高沟通的流畅性和节奏感;在面对面沟通过程中,能够以清晰的逻辑组织语言内容,善用衔接手段创造连贯性的表达力。

    学会合作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具有任务分工、信息分享、经验积累、创造水平方面的优势,是21世纪社会生活中的关键能力之一

    相对于个体,合作在解决问题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合作中的集体思维能够让参与者在协作互动中获益良多,因为这要求参与者在小组合作中能够承担相应的个人责任,同伴之间坦诚自由地分享信息,并且能表现出很强的参与意愿,根据需要贡献自己的力量,形成学习共同体,实现个体知识和集体智慧的共生发展。在项目管理和任务解决的过程中,学习者要能够厘清活动中的主要任务和次要任务,对问题解决的多种方案进行评估,并且能够找出最优方案。

    为此,我们的教育要让学生在合作活动中学会倾听,出现不同意见的时候,能够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基于合作共同体的协作做出建设性的回应,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社会责任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未来社会公民对他人、社会应当承担的任务、职责和使命

    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异质性和突变性等为年轻人提供了跨时空互动和信息交换的机会,也带来了以往未曾出现过的挑战。气候变化、战争冲突、贫穷饥饿、性别与社会公平等问题,也因交往时空的拓展,由原本的局部问题逐步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这要求在对年轻人的教育中采取新的实践行为和话语体系。学习者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必须能够在不同层面上理解自己的行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能够自愿担当包括领导者在内的多种积极角色。我们的学校教育应该让学习者理解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特征,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讨论和解决环境、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并且能够理解自己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的贡献及责任。

    《剑桥大学生活素养框架》提出的以上6个维度的素养内容,是剑桥大学语言教育研究团队本着对学生未来社会生活负责的态度,对当今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所做出的前瞻性思考,既反映了当今学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也指出了将来社会发展可能遇到的困难及教育上的对策。该框架还为各个维度在不同阶段进行生活素养教育制定了内容和指标,并指出了课程开发、课堂教学、教师发展和评价测试等实现学生素养发展的途径,为生活素养在学校教育中的落实提供了参考和建议。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本文为2017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教育政策影响研究[17NDJC278YB]”成果)



         中国特色教育伦理学理论体系学术研讨会举行

                                 贾新奇

    中国伦理学会教育伦理专业委员会、上海师德研究与评价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近日联合举办中国特色教育伦理学理论体系高端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深入研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进教育伦理学研究,更好地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育事业服务。

    追问教育伦理学的逻辑起点

    如何提高对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对现实社会生活尤其是现阶段我国社会环境的认识,从而夯实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始终是决定学科能否保持持续、蓬勃生命力的关键问题。上海师范大学陈泽环教授说,教育伦理学研究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指导思想,我国的教育伦理学应该服务于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目标。北京师范大学李春秋教授提出教育伦理学的逻辑起点是教育的伦理价值与教师道德关系,其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教育伦理学要回应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北京师范大学田海平教授说,这些挑战主要有三种,即资本的挑战、权力的挑战以及来自与资本和权力相关的高技术挑战。北京师范大学晏辉教授说,可以借助教育事实这个概念来澄清教育伦理学的问题域。教育事实不仅关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还关乎学校、社会和国家,相关事项构成了教育伦理学的问题域。划定了问题域,才能弄清什么是教育伦理学的基础性问题,什么是其核心性问题,什么是其全局性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刘立德编审说,教育伦理学应从实践当中获得推动力,在实践当中得到检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教育伦理学的重要思考之维。湖北大学靖国平教授说,现代教育偏重于教人做事情,轻视教人做人。中国古代的教育则先教人做人,其次才教人做事。若能吸收传统教育思想中的精华,走出我们自己的道路,就能为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把握教育的伦理价值与原则

    教育有什么样的伦理原则?上海师范大学王正平教授说,我国的教育伦理原则包括立德树人、教育公正、教育自由、教育平等、教育民主、教育仁爱和尊重教师原则。其中,立德树人原则是根本原则,是新时代教育伦理的核心价值理念。

    教育对人才培养负有重要责任。中国人民大学龚群教授说,我国是一个教育大国,但培养出来的一流科学家却很少。如果教师缺少批判和创新精神,培养出来的学生就难以具备批判意识、创新能力。北京师范大学章伟文教授说,知识的教育和“成人”的教育两者结合起来,才构成好的教育。

    教育伦理学应回应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华东师范大学卜玉华教授说,学校要明确自己的“内立场”,一是健康成长的立场,二是教育学的立场。教育应该在坚持“内立场”的前提下保持对外部的开放与对话。

    构建师德评价的科学模式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怎样看待师德规范?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说,任何国家的教育与政治都是联系在一起的,对师德规范有政治正确的要求无可厚非,但应该把重点放到政治要求的落实上,提高师德规范的专业性、科学性。

    师德评价是教师管理中的重要实践环节。上海师范大学周治华副教授说,“四有好老师”的提法为师德评价确立了基本尺度,应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具体化。师德评价有四个维度,即行为底线、专业责任、美德养成和育人成效。

    师德标准如何划定?首都师范大学苏寄宛教授说,在师德的崇高性与教师的世俗性之间存在某种矛盾,值得关注和研究。

    有专家强调坚持师德的高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廖申白教授说,教师职业和其他职业存在着差异,它是培养人的职业,因此,教师不应把养家糊口作为自己的第一要求。李春秋说,需要强调教师的奉献精神,否则教师职业的崇高性无从显现。南京师范大学周晓静教授说,教师是人,有自己的利益关切,但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事业具有神圣性。北京师范大学王楷副教授说,要区分作为个人追求的崇高道德目标与作为职业责任的有限道德目标,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

    在强调师德、规范教师行为的同时,也要尊重教师。首都师范大学李春玲教授说,不能只讲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也需要讲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上海师范大学张自慧教授强调,教师得到应有的尊重是教师教好书的前提,否则精神升华就无从谈起。中国人民大学陈锡敏副教授说,尊重教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体性。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