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图书馆 >> 学术动态 >> 浏览文章

2019年9月学术动态 上(第65期)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11日 | 
阅读: | 
作者:图书馆 | 
[ ] | 

“教学计划”走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意为何

高瑜

    

人才培养是职业院校的根本任务和基本职责,人才培养质量是职业院校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和生命线。当前,国家高度重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了“构建产业人才培养培训新体系”,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完善教育教学相关标准”“职业院校依据标准自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对此,教育部也专门印发了《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专项文件。由此可见,从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教育教学标准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从宏观到微观、从政府到学校、从设计到实施的过程逻辑。

历史地看,《指导意见》是对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和《关于制订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继承与发展,这三份文件都提到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不同的是,《指导意见》的内涵更为丰富,更加重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强调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更加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点。同时,《指导意见》还指出,上述后两份文件停止执行。

教学计划的不再沿用,意味着指导教学工作的“教学计划”走向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其实质是知识体系向育人质量的重大转变。教学计划是按照专业要求制定的学科模式对课程设置、顺序、时数和学年编制的计划性规定,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在编写体例的结构和内容上都侧重教学实施,其主要目的是规范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是学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培养的全过程整体设计,不仅涉及教学计划的安排与实施,还包含人才培养的制定程序、管理、监督与评价,其主要目的是整合相关教育资源和条件,以质量监控和持续的质量改进使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实施达成培养目标,保证育人质量,提升育人水平。

相较于教学计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育人理念更加突出,育人方式更具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育人主体更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因此,职业院校在制订与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在育人理念上,要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于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以德技并修、工学结合为育人机制,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在育人方式上,以课程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系统和整体推动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课程育人方面,要完善课程标准,构建课程体系,挖掘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内涵和育人资源,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将育人目标和内容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实践育人方面,要加强课程内容与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的结合,在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实习实训中强化劳动教育,广泛开展“做中学”“学中做”的实践性教学,突出劳动与实践的育人功能。协同育人方面,学校要统筹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行业企业专家、教科研人员、一线教师、家长和学生(毕业生)代表、第三方评价机构,做好专业人才培养的调研工作和制订、实施与监督工作,形成学校组织、行业企业合作、专家和教科研人员指导、家长和学生参与、社会支持与监督的协作格局和教育合力。

三是在育人活力上,要充分激发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积极性,根据国家教学标准自主创新,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产业发展人才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结合学校发展方向、办学目标和专业实际制订具有学校特色、体现不同专业类别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作者单位: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法国标准”服务吸引国际学生

高黎 武娟

    

国际学生对于国家软实力、知识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吸引国际学生因而成为多国发展战略。目前,美国的国际学生人数已近百万,澳大利亚将近70万名,加拿大和德国都各自提前完成了招收45万和35万名国际学生的目标。日本表示将在2020年吸引30万名国际学生。其他国家也先后提出各自目标。印度和以色列将分别招收20万和24万名国际学生,英国2030年的目标是60万名国际学生,俄罗斯2025年要吸引71万名国际学生。

为实现各自目标,各国采取了不同措施。非英语国家大量增设全英课程、加大奖学金数量以及放宽毕业生就业领域限制。英语国家则简化签证审批手续,延长毕业生工作签证。

值得注意的是,法国为吸引国际学生,从支持服务着手,实行了“欢迎来法国”项目,提出了“法国标准”的国际学生支持服务系统。该项目已于7月公布了首批25所项目认证高校,有艾克斯—马赛大学、朗格多克—鲁西永大学、昂热大学、卡昂诺曼底大学、第戎大学、拉罗谢尔大学、利摩日大学、雷恩第一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巴黎综合理工大学、第戎高等商学院、国立高等电子及电子应用学院和埃塞克高等商学院等高校。

“欢迎来法国”项目始于去年3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法兰西学院的讲话。他指出未来几年国际学生流动性将大幅增强,法国必须增加国际学生数量,要尽全力改善接待环境。8个月后,法国总理在法语国家大学会上宣布新出台的“吸引国际学生战略”,明确了2027年吸引50万名国际学生的目标。

该战略包括6方面的策略,“欢迎来法国”是其中之一。其他策略还包括,简化签证手续,不仅优先审批,提供一站式线上服务,还为留法毕业生赋予回法居留权;大幅增加法语和全英课程数量,既增加学习法语的人数,也增设全英课程;创设国际学生支持服务品牌,提升支持服务至国际最高标准,并把该品牌推至世界;实行学费分类收取标准并把奖学金数量增加3倍。收取非欧盟国家学生学费的同时,扩大学费减免人群;增强法国高等教育影响力,增加海外课程数量,提供教育援助为主的发展援助;开展全球性宣传活动,激发学生留学法国的热情。

“欢迎来法国”项目具体由“法国校园”实施。项目不评估高校的国际发展战略和教学工作,而是聚焦大学用于接待国际学生的支持服务系统。评估结果分3个等级,1级最低,3级最高。接受评估的高校通过提交自评报告,陈述其对评估指标的响应度。高校响应指标的数量和质量决定其能否得到项目的认可。评估指标分5个方面,包括20个指标。若响应指标超过10个,且其中8个为“欢迎包”指标,可认定为1级;若响应指标超过15个,且12个为“欢迎包”指标,则为2级;若响应所有指标则为3级。符合条件的高校会被授予认证图标,图标上显示具体认证等级。

此外,法国的接待服务多样便捷。例如,设立多服务功能集于一身的接待台,与当地医疗、交通、房屋机构等联合提供专项服务;提供欢迎手册,至少要用英文为国际学生提供行前预备和到达服务的介绍;准备“欢迎礼物”,如法语课程和机场、火车站接站。大学可通过校外机构提供免费或付费的、有助于提升服务和加速文化融合的服务产品,如48小时至一周的公交卡;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融入活动,如联合当地社区组织聚会,帮助国际学生尽快融合。

在课程方面,法国增设了全英课程,定期更新“法国校园”平台上相关信息;利用数字平台提供部分学位先修课,以及面授形式的先修课和跟进课;发展数字课程资源。教师开展线上授课或分享课件,学生则远程访问课程资源并与教师互动;开设法语课程,为国际学生提供认证过的课程。

对于国际学生的住宿和校园生活,法国政府要求,从事国际学生支持服务的工作人员能用多种语言(至少会英语)提供高效问询服务;设立专门学生住宿办公室,为国际学生预留充足房源;设立学习伙伴结交平台。大学为新生和老生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可用学分认定的方式进行鼓励;为国际学生配备具体联系老师,他们能给学生提供日常帮助,并根据需要引入专业心理帮助。

毕业后,法国高校也为国际学生提供后续服务。例如,给予就业帮助,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帮助建立与企业的联系;开展创业培训,支持创业并提供孵化支持;组织线上线下校友活动,加强联系;开展职业跟踪,统计相关数据。

为了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法国从支持服务体系入手,将院校的国际学生支持服务标准化,这样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作者单位分别为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法国五本书公司)

 

 

 

“订单式”社会实践避免“过场秀”

本报记者 董鲁皖龙 通讯员 张运

    

“鉴于你们连续6年的实践成效及今年的项目规划,‘点子银行’决定资助你们暑期社会实践项目5000元。”不久前,扬州大学“益往黔行”公益团队与电能学院签订了“社会实践订单”,队员们美滋滋地领到了额外补助。

2015年开始,电能学院推出“订单式”社会实践机制,即项目化、清单化和责任化方式,对实践的组织、运行和效果进行考核。今年,学院又设立了“实践超市”“点子银行”,为学生走进社会提供全程服务与指导。

电能学院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邹红美介绍,“实践超市”设在学院闲置的一间办公室内,学院将实践课题放在“超市”里以商品的形式销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购买课题。与普通超市不同,购买课题所需要的货币是学生的课题实施方案、往年成效以及保证按时保质完成的合同书等可量化指标。

“销售的实践课题是学院老师根据以往经验和社会热点研究决定的,内容涉及支教、创业、环保、科技、文化等数十个主题。”超市老板、电能学院学生会主席施媛媛说,学院遴选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和学生干部,组成了一个“点子银行”,为学生们提供指导服务,避免学生不知道选什么课题或者怎样落实实践内容而耽误了社会实践,必要时还会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

享受到“订单福利”,当然要付出实践成果。“为了避免‘过场秀’,考核不是依据实践报告,而是根据实践单位和群众的意见。”邹红美说,为了督促学生走出象牙塔,学院还将社会实践与奖学金、终期考核挂钩,考核“不合格”的学生,要被“发配”到社区或者工作一线做义工,否则将拿不到这方面的学分,甚至影响毕业。

“市场化”的运作机制,保障了实践效果,更激活了学生的参与热情。2015年至今,电能学院师生先后打造了“益往黔行”“马背上的第二课堂”“三棱镜”等暑期社会实践品牌项目。团队荣获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一等奖、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金奖、江苏省暑期“三下乡”十佳团队等省部级以上荣誉近10项。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发展的着力点

万玲妮

中国高等教育正在经历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转变的阶段,随着人民大众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高考生源人数的不断下降,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性发展既面临严峻挑战,同时也迎来新生机遇。从民办高等教育领域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给民办高校可持续性发展带来契机,为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结构调整、教学能力开发和考核评价机制提出新思路。因此,一支专业化、特色化、多主体、多层次的师资队伍,是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价值取向和民办高校可持续性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民办高校应该合理利用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充分利用体制机制的灵活性,科学定位,特色立校,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从提高教师引进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师资队伍结构调整,矫正引进标准,注重教师教学能力开发,更好满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需求,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才能保持民办高校的“可持续性”。

 

在师资队伍引进标准上,民办高校始终跟随公办高校的步伐,缺乏自身的独立性和特色性,没有发挥自身体制机制的灵活性,没有结合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没有在师资引进的标准上下功夫。应该探索满足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的师资队伍建设之路,充分利用人才引进的灵活性,结合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在师资引进上,改善师资队伍供给主体的结构,从提高师资队伍供给主体的质量出发,给原有的以公办高校退休教师、军队自主择业人员、应届硕士研究生为主的专任教师供给主体增加新的供给要素——企业应用技能型人才。矫正民办高校师资引进标准的偏差,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瞄准率。

 

结合服务地方经济的目标,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就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深度合作,比如:师资招聘凸显应用型和技能型,彰显民办高校办学定位与专业特色或者根据专业需求,邀请企业资深管理人才、技能型人才担任专业课实训教师,定期到学校授课,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充实应用型兼职教师队伍。

 

专任教师可以更多地从应用技能的操作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实践指导,而不能仅忙于传统的理论教学。具体可采用企业新型学徒制的试点经验,组织有培训需求的专任教师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培训。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即由院校与企业培训机构采取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脱产或半脱产培训等模式共同培养新型教师型学徒。在实训过程中,以企业为主导确定具体培养任务,注重具体技术、技能等富有实战经验的锤炼。教师型学徒培训期满,经鉴定考核合格,可按规定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合格证书。

 

供给侧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促进了民办高校的内涵建设。在开发教师教学能力时,我们要打破固有的以培训班为主的培育模式,进行课程改革,利用互联网+教育模式,让教师成为本科应用型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建立教师主动提升教学能力的新的培育模式。

 

对民办高校的教师来说,教学能力的提升需求程度更加强烈。民办高校应利用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强烈的优势,在体制外“变轨”超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教学方式深度融合,改变传统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开发教师教学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以“金课”建设为抓手,进行课堂革命,各民办高校教师要着力打造符合本校专业特色的“金课”,消灭“水课”。教师教学能力的开发应以“金课”建设为抓手,学校提供课程建设的政策保障,支持教师花时间、花精力、花情感、花钱去打造本专业的“金课”,在开发“金课”的过程中,自主提升教师的自我发展、教学活动设计组织、沟通协调、课程开发、信息技术应用、科研等方面的多种能力。

 

二是进行课堂革命,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局面。鼓励学生与教师的课堂互动不局限于有问有答的方式,鼓励学生对教师所授课程,有批评、有质疑、有争辩,既能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也能落实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中心地位。

 

三是提升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在“互动网+”时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慕课、微课、翻转课堂、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学习APP等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强大冲击,教师应适信息化教学浪潮的到来,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提升运用信息化开展教学的能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以更好地适应未来教学发展需要,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模式的深度融合。(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动物实验显示

油炸食品会加剧肠病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香酥可口的油炸食品在全球各地广受欢迎。但美国研究人员近日在《癌症预防研究》杂志上撰文称,老鼠实验显示,油炸食品会加剧结肠炎症和结肠癌等肠病病情,因此,肠病患者或肠病高危人群应少吃油炸食品。

 

在最新研究中,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研究人员在一组小鼠的食物中加入了煎炸油和新鲜植物油的混合油;而对照组小鼠的食物中只加入新鲜植物油。结果发现,食用了混合油的小鼠结肠炎症有加重迹象,肠肿瘤比对照组大了一倍;而且,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导致脂多糖和细菌从肠道进入血液循环,并加重组织炎症症状。

 

研究人员认为,油被加热后,其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对体内的炎症反应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食用油被煎炸的过程中,油脂在高温下连续重复使用,发生了氧化、聚合、裂解和水解等反应,生成的羰基、羧基、酮基、醛基等化合物比正常植物油分子的极性大,因此被称为极性化合物。

 

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极性化合物正是导致老鼠肠病病情加重的“罪魁祸首”。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他们把极性化合物从煎炸油中分离出来,并喂给小鼠。结果显示,这些小鼠体内肠病的恶化与被喂食煎炸油的小鼠类似,这证明极性化合物在炎症反应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不过,他们也强调,这一研究结果并不意味着食用油炸食品或煎炸油会致癌,而是提醒有肠病问题的人,食用油炸食物会使肠炎、肠癌等肠病病情恶化,所以肠病患者或肠病高危人群应少吃油炸食品。

 

 

 

高校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职称系列改革有序推进

    

科技日报北京9月3日电 (记者张盖伦)“截至目前,中小学教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技工院校教师3个职称系列的改革已经完成,高等学校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两个职称系列的改革正在有序推进。”3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副司长胡文忠在介绍教师工作时介绍,教师相关职称制度改革工作已取得积极进展。

胡文忠表示,职称改革以来,畅通了教师职业发展通道,中小学教师等群体的职业发展空间得以拓宽,一大批优秀教师取得了正高级职称。截至目前,全国已有9854名中小学教师取得正高级职称,其中有180名幼儿园教师,有利于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通过改革,引导广大教师回归讲台,回到教学一线,评出了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教师、卓越教师和教育家型教师,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也引导教师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通过职称评聘的导向作用,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城镇教师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积极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为了更好地发挥职称评价指挥棒作用,胡文忠介绍,他们会聚焦中小学教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技工院校教师和高等院校教师的不同职业特点,不断完善评价标准。

具体来说,要坚持育人为本,突出对教书育人、工作实绩考察,也要破除“四唯”倾向。胡文忠强调,一是淡化学历要求,为不具备学历的特殊人才建立特殊通道;二是淡化论文要求,推行代表作制度,改变片面地将论文、著作数量与职称评审直接挂钩的做法,将教案、教研报告、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参与实训基地建设、指导学生实习成果等作为评价的内容;三是淡化资历要求,对优秀教师和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可以不受层级的限制,直接申报高级职称;最后是淡化奖项要求,不对奖项做硬性要求,不把荣誉性称号作为职称评定限定性条件。

 

 

 

 

 

 

5G智能电动车公务出行时代来临

    科技日报北京9月1日电 (记者杨雪)1日,“人民出行—5G智能公务出行”项目在北京启动,尝试通过公务出行信息采集和电动自行车5G智能技术等前端技术相结合,解决公务人员10公里内的短途公务出行需求。使用者无需缴纳押金,由骑行者所在单位集体购买服务或公务出行卡,个人信息和单位信息经平台审核后即可骑行。

 

    “人民出行公务用车采用北斗导航系统与GPS导航系统,结合电子围栏技术,实现无桩式定点停车。可以有效引导用户规范停车,解决城市停车秩序混乱的问题。”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副主任、人民数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光魁介绍,每一辆电动自行车都纳入数据化、智能化的管理渠道,能够准确追踪到每一辆车的使用状况,引导绿色出行向有序、可控的方向发展。

 

    目前,无污染、零排放的绿色出行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理念。为进一步提高绿色出行水平,交通运输部、中央宣传部等12部门和单位印发了《绿色出行行动计划(2019—2022年)的通知》,提出要提升绿色出行装备水平,推进绿色车辆规模化应用。为此,人民数据搭建了“人民出行”平台。

 

    据了解,“人民出行”将以公务出行试点为基础,进一步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出行交通的治理标准,完善出行大数据监管平台,规范市场秩序,通过大数据手段为整个社会的绿色出行助力。

 

 

 

 

我国血脂异常人数已超4亿人 如何科学的调脂?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马爱平

 

我国血脂异常人数已经超过4亿人,这是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的权威统计数据。与如此庞大的患病人数相比,能把血脂管理好的人实在太少。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胡大一教授认为,国人血脂控制达标率低的原因,一方面是根本不知道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相关的知识了解甚少;另一方面则是对长期用药的安全性过于担忧,认为“是药三分毒”,不能坚持科学有效的治疗。

 

现实:血脂管理重在“调”

 

血脂管理目前是国人心脑血管疾病防控的重点,胡大一指出,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危险因素一样,会引发冠心病、心肌梗死、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

 

很多人常把血脂异常和高血脂混为一谈,认为血脂高就应该一降再降。事实上,血脂异常需要一个综合调理、全面改善的过程,有的指标要调低,如被称为“坏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而对血管有保护作用的“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希望它高点更好。因此,血脂异常的干预和治疗重在一个“调”字,这在学术界已广泛达成共识,认为调血脂的说法更为正确,也符合血脂管理的内涵。

 

问题:血脂达标率还不足三成

 

很多人不知道血脂达标的重要性。胡大一教授指出,只要把血压、血胆固醇同时降低10%,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就能降低45%。但在我国,“坏胆固醇”的总达标率还不足30%,极高危组的控制情况最差,仅为21.7%。这一来自DYSIS研究的数据为国人敲响了警钟。

 

胡大一认为,国人血脂控制达标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对血脂异常的知识所知甚少,对血脂的高低,它有哪些危害漠不关心。另一方面则是对长期用药的安全性过于担忧,认为“是药三分毒”,药吃多了会伤肝、伤肾,不能坚持长期有效的治疗。

 

治疗:中国患者适合中小剂量他汀

 

胡大一强调,中国人的血脂管理有国人自己的特点,不能单纯照搬欧美国家的指南和做法。

 

首先,近80%的国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小于130mg/dL,这个基线水平普遍比欧美国家人低,这也就意味着用在欧美国家人身上的高强度、大剂量他汀不适合我们中国人。中国患者更适合中小剂量的他汀。

 

第二,可能是由于不同人种的问题,使用同样剂量的他汀,中国患者出现副作用的几率也比西方人高。有研究数据显示,用40毫克辛伐他汀,出现肝酶增高3倍以上和肌酸激酶升高的中国患者是欧洲病人的10倍。所以,中国患者更适合温和且安全的调脂药物。

 

我国很多权威指南都推荐,开始调脂治疗时要应用中等强度他汀。中等强度他汀就是目前在市面上各种他汀常规1片的剂量。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里,血脂康作为天然调脂药,与所有的中等强度他汀放在了一起。这是由特制红曲加入粳米生物发酵而成的药物,中国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的循证医学研究显示,血脂康可全面调脂,改善多项血脂指标,不良反应少,可显著降低冠心病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呼吁:“五驾马车”管好国人血脂

 

谈到中国特色的降脂策略,胡大一认为,要五驾马车齐头并进。

 

第一,加强极高危人群的血脂管理。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性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等均属于极高危人群。这部分人群血脂达标率较低,停药率较高,很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出院后自行对他汀停药。加强随访管理,提高患者他汀使用率,长期坚持,才可有更多临床获益。

 

第二,加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是指对于没有发生过心肌梗死、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但是有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危险因素的人,加强血脂管理,从而更好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危险事件的发生。

 

第三,血脂管理要从基层开始,通过培训,使基层医师都能了解到血脂领域的研究进展,做好规范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