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图书馆 >> 学术动态 >> 浏览文章

2023年10月《职教参考》第113期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7日 | 
阅读: | 
作者:图书馆 | 
[ ] | 

学校教学动态

【科研喜报】学校2023年度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规划

课题3项课题获得立项

 

根据《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课题管理办法(试行)》202331日下发的《关于申报中国民办教育协会2023年度规划课题的通知》文件要求,云南工程职业学院教务处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组织开展了课题申报工作。最终推荐《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多维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5项课题报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参与立项评审

 


经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组织专家线下集中评审,推荐立项,于2023721日在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官网公立项名单,学校推荐5项课题中有3项获得立项,是继2022年度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单位资助项目获得立项后学校在高水平科研项目立项中取得的又一次重要突破。

 


学校将以此立项项目为契机,加强与其他优秀民办高职院校的沟通、学习和交流,结合民办教育实际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探索适合“云工”特色的育人模式和人才培养路线,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下,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的六大趋势

课程改革有着相对统一的模式,对学校来讲,需要的是充分理解和强力执行;教学改革存在着无数种可能,对学校来讲,需要的是勇敢尝试和科学创新。在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教学改革的成败与否,既决定着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更决定着课程改革是否在课堂中能够生根发芽。本文在分析课堂教学涌现出来的各种模式,透视课堂教学现象的基础上,认为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有着如下六大发展趋势。

1、让学生参与课堂

要让学生参与课堂,就得让教师让出课堂;虽然要教师让出课堂,但教师仍然是课堂的组织者。所以,让学生参与课堂最大的阻力,并不在于学生是否愿意参与,而是教师如何从课堂主导者转换为课堂组织者;这并不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而是教学能力的转换,前者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后者需要重新学习才能实现。很有意思的是,在教师课堂主导能力越强的地方,教师更愿意也更有实力来捍卫现状,因此要实现这样的转换更加困难;在教师课堂主导能力越弱的地方,教师在学生不参与课堂或者在课堂上不学习的现状面前,不得不改变这种教师主导课堂的现状,于是反倒成了实现这种转换的突破口。

至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这一轮教学改革的大潮中,真正的领军学校并不是老牌的名校,反倒是象杜郎口中学等传统意义上的薄弱学校。在那些老牌名校里,尽管教师主导课堂并不是理想的课堂教学模式,但由于教师有较强的主导能力,要么可以用权威要求学生听课,要么可以用魅力吸引学生听课,再加上学生也有更加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所以他们的课堂病态并不明显。可真到了传统意义上的薄弱学校,教师主导能力弱一点,学生忍受能力也弱一点,当课堂中总是有三分之一的同学睡觉时,如何吸引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就成为教学改革的头等大事了。

2、让学生主导课堂

3、“小嘛小二郎,背着那书包进学堂”,尽管这样的儿歌还在传唱,但学堂却已经杳无音讯了。学生到课堂是来学习的,教师到课堂是来教学的,究竟是教学主导课堂还是学习主导课堂,本来应该由教育目的(实现学习目标)决定的,但最终却采纳了谁强就由谁主导的原则,课堂很自然就成了教师主导、教学主导、教学目标主导的现状,学生、学习和学习目标反倒成了工具。韩愈对师者的定义是“传道、授业、解惑也”,当学生只是被动地向教师学习时,只存在听得懂还是听不懂的问题,学生自己是难以形成困惑的。事实上,没有学生的学,教师的教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学生学习了,才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困惑,只有学生有了学习的困惑,教师的教学才有针对性,这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吧。

先学后教,才会让教有针对性;以学定教,才会让教有有效性。在教学改革走在前沿的课堂里,有着一个相同的原则,那就是教师教学的时间是可以想方设法压缩的,与之相应,学生学习的时间却是要给予保障的。而且,让学生在教师教学之前,就主动地学习今天的教学内容,也成为课堂教学的一大亮点。诚然,学生的学习问题,学生的学习困惑,只能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只能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出来,而不是在教师的课堂提问中产生的。至于学习的学习问题和学习困惑暴露出来后,究竟应该由谁解决,究竟应该怎么解决,这就成了另外一个问题,至少我们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了真实的学习问题和学习困惑。

3、把学生组织起来

把课堂还给学生,还真有点不放心,也觉得不怎么靠谱。不管是知识的丰富程度,还是教学经验的多与少,教师总是比学生要强一些的,如果在课堂上只是简单地限制教师的授课时间,是不是对教师教学价值的限制或者浪费呢?将教师与单个的学生相比,我相信教师肯定是占优势的;但如果将教师与学生群体相比,要说教师一定比学生群体的知识要丰富,一定比学生群体更擅长于教学生的知识,那还真要打一个问号,毕竟“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哈。因此,教师并不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行了,还需要教师有效地把学生组织起来,充分利用同学之间的学习资源,来营造互帮互助共同受益的学习组织和学习氛围。课堂中的学生并不是孤立的个体,他们相聚在课堂之中,那就意味着他们应该是一个被联合起来的群体,他们共同的任务就是学习;事实上,也只有联合起来的学生群体,才会在知识学习的路上取得可喜的成绩。

在义务教育全面执行学生就近入学政策之后,班级学生间的水平差异拉大了,传统课堂以分层授课为主的模式遇到了强大挑战。学生间的水平差异究竟是课堂教学顺利实施的障碍,还是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资源,或者说如何实现从前者向后者的转换,是这一轮教学改革不得不解决的课题。要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水平差异视为教学资源,就得采用“让学生教学生,让学生帮学生”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学会团结、在课堂团结中学会学习”。在这一轮教学改革中起着引领作用的学校,都在班级学生组织中下足了功夫,广泛采用了合作学习和分组教学的方式。在合作学习和分组教学的模式中,为那些先懂的学生提供了讲解知识的机会,让他们既巩固了已经掌握的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为那些后懂的学生提供了向身边学友学习的机会,这种机会比教师的讲解往往更加的“贴肉”。

4、把学习过程完善起来

一想到课堂教学,就自然地想到教师在教室中上课;一想到学生学习,就自然地想到学生在教室中听课。像这样理解课堂教学,如果在这轮教学改革之前,应该说还是基本上到位的;但当您现在再去审视在教学改革进程中的学校时,就会发现这样的理解实在过于狭隘。教师要在教室中上好课,这肯定是重要的;但只是在教室中上好课,却是大大不够。从一堂课到一个单元,从一个单元到一个学期,从一个学期到一个学科,中间的路程还很艰难,但至少从一堂一堂的课,到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教学,已经成为这轮教学改革的主旋律了。其实这不仅仅是教学改革的主流思想,也是课程改革深入课堂教学的象征,是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不自觉地应用课程理念的表现。

对学生来讲,把学习视为听课,或者把学习视为练习,这不仅仅是狭隘地理解了学习,完全可以说是错误地理解了学习。对于今天的学生,有几位会在做家庭作业前把教师今天讲的知识看一遍呢,又有几位会把家庭作业做完后再把教师明天要讲的知识看一遍呢?把教师今天讲的知识看一遍,这叫复习;把教师明天要讲的知识看一遍,这叫预习。遗憾的是,原本非常正常的,也是非常应该的复习和预习环节,在今天却变得异常的珍贵。正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了复习的环节,所以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才听到那么多的“堂堂清、周周清”的做法,虽然这样的做法并不能替代学生的复习,但这样的做法有总比没有更好。正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了预习的环节,所以在新一轮教学改革中如此强调“先学后教”,如果大家都有了课前预习,自然就不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先学后教”了。

现在学校里普遍提倡的“导学案”,就力图解决学生没有预习的缺憾。但事实上,导学案的确可以解决学生没有预习而产生的知识问题,也就是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获得去上课的前提性知识;但导学案仍然没有解决学生主动去学习,尤其是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问题。预习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为后面的学习提供知识基础,还在于预习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起步,只有有了这个起步,学生才会对整个学习过程负责任,因为只有学习过程是他启动的,他才能够意识到学习是属于自己的,而不是在帮教师的忙。

5、增加课堂的吸引力

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睡着了,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学生太不像话,既对不起自己的学习,又没有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可是,当我们静下心来想想,学生为什么会在课堂上睡着了呢?第一种可能是学生自己想要睡觉,所以他就主动地睡着了;另一种可能是学生被课堂催着睡觉,所以他就被动地睡着了。前一种情况证明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自制力,后一种情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吸引力。长期以来,我们都在指责学生没有课堂自制力,但却发现这种指责并没有产生多大的效用;于是,在这一轮课堂教学改革中,有不少的学校尝试通过提高教师的课堂吸引力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今天,虽然教学仍然是为了传授知识,但却离照本宣科的教学形式越来越远,教师不但要知道自己在教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关注自己的教法是否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否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讲授教学内容时,一定要用多种表现形式来呈现教学内容,尤其是要将抽象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具体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看起来是为难了教师,有点强有所难的味道,实际上是以此增大课堂吸引力的重要举措。此外,还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要借用现代教学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从而让学生能够更轻松地理解学科课程,也为了让课堂教学因为融入信息技术而变得更富有现代气息。

由于提高课堂吸引力只是让学生更乐意于上课,并不是学生上课的目的,所以大家容易把他理解成是教师的课堂作秀。事实上,就连教师自己也很难区分,究竟自己是在课堂作秀,还是在提高课堂吸引力。在公开课中,往往把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手段有几种,教学中是否使用多媒体技术作为考核的指标,这种为了使用教学手段而使用,为了使用多媒体技术而使用,的确成了课堂作秀。而课堂作秀的盛行,也是对教师提高课堂吸引力最大的指责。

6、拓展课堂教学宽度

要让学生考得好,就得让学生学得多,而“学得多”在特定学科里,因为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边界已经划定了,所以“学得多”和“学得深”基本上是同义词。这么多年来,大家都把学科知识学得深和学科考试考得好相等同,这才出现了教学中喜欢教那些偏、难、繁、杂的知识,道理很简单,其他教师都教过的知识,自己是一定要教到的,但这并不能保证自己的学生比其他教师的学生考得更好;只有你教了其他教师没有教到的知识,才可能让自己的学生“出类拔萃”。

当教师努力地教偏、难、繁、杂的知识时,一方面自己教得特别的辛苦,另一方面当教学内容越偏、越难、越繁、越杂时,跟着自己学的学生越来越少。大家都承认,学生不学那些偏、难、繁、杂的知识,是不大可能在考试中“出类拔萃”的;问题在于,这些偏、难、繁、杂的知识究竟是学生自己学会的,尤其是在学习教师所教知识还有余力的情况下学会的,还是教师费尽心思把学生教会的。如果是学生学会的,那就让给学生预留时间,而且还要在自己教学生时,培育学生愿意自己去学习偏、难、繁、杂知识的兴趣;如果是教师教会的,不但教师自己要学到位,还要保证学生学到位。当大家越来越发现,知识总是学生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会的时,才发现曾经的努力并没有让更多的学生成功,而是让更多的学生远离了学科学习。于是,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让学生在学科学习上有成就感,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才是让学生掌握偏、难、繁、杂知识的,并取得好成绩的捷径。

拓宽课堂教学宽度,还在于大家越来越意识到,学生的成功并不是单一学科的成功,而是所有学科共同的成功。从高中来看,如果学生每个学科都能考到七十分(假设学科总分为一百分),那这位学生基本上就可以上重点大学了。难度并不在于在哪一个学科上考到七十分,而是在于学生“每个学科”都要考到七十分。所以,今天的课堂教学已经不再是哪一个学科教师的课堂,还需要学科教师走出自己的课堂,去配合与自己搭班的其他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当自己所教学科太好时,往往是孤军深入;当自己所教学科太差时,往往会伤筋动骨,两者都不是好事。要让学生全面发展,要让学生不偏科,这样的要求并不是对学生的,而是针对培养学生的教师的,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意味着学科教师之间要团结协作,要互帮互助。

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因此,只有能够有效地完成课程改革赋予的教学使命,只要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哪怕在同一所学校,也应该允许课堂教学有多种多样的模式。一所真正优秀的学校,并不是把某一种教学模式做到了极致,而是学校每一位教师都寻找到了与自己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背后,对课堂教学规律的遵循,对课堂教学发展趋势把握,还都是不可缺少的。在新一轮教学改革进程中,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学校,也体现出不了不少创新的案例,以上总结肯定有挂一漏万之嫌,但笔者还是相信它们应该是当下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流趋势。

来源华北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中国教育干部网络学院

 

 

理论探索 

根植中华传统文化沃土 培养大国工匠职业素养

 

高职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一环,要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劳动者和可靠接班人,要培养具备“中国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大国工匠的主阵地,应大力弘扬、积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动学生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和专业素养的全面发展,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建设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强烈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职业院校可以从“课程引导、活动践行、环境浸润、平台助力”四个方面入手。

课程引导:立足课堂,构建中华传统文化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高职院校深入实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必须在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上下功夫。

首先,要积极开发中华传统文化必修课和选修课,依照学校的专业特点和地域特色发掘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发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同时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探索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课程评价体系,将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测评、评奖评优挂钩。

其次,要深挖原来课程中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要素,积极寻找课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将传统文化中的家国情怀、工匠精神、诚信观念、奋斗意识、创新理念等要素巧妙地融入课程教学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养学生心田。

再其次,专业技能课程在强调技能培训的同时,加强品德培育,适时嵌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总方针,在实践教学中努力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传统文化素养的双向提升。

活动践行:走进社会,开展中华传统文化实践活动

工学结合、理实一体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特点,它体现了职业教育中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的紧密联系,而中华传统文化所提倡的“知行合一”也恰恰阐述了道德修养和社会实践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同理,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同样离不开社会实践。高职院校要围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中华传统文化走进学生生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首先,职业院校要加强与学生家长和街道社区的合作,用良好的家训家风影响学生,引导他们尊老孝亲、邻里和睦、朴素勤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街道社区的公益劳动和志愿者活动,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投入到美化家乡、建设家乡的实践活动中去,使学生的“家国情怀”有依托,“爱国精神”有载体。

其次,职业院校要积极创建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带领学生参观传统文化体验馆、英雄人物纪念馆、红色革命文化纪念馆等,通过参观体验、现场教学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生动体验,获得最鲜活、最深刻的印象,让传统文化和革命精神的热血涌入学生的血脉。

再其次,职业院校要积极开展以“大国工匠”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参观中华老字号和大型企业,走进传统作坊或现代车间,参观非物质文化遗产,拜访能工巧匠,体验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学习他们的敬业精神和精湛技艺。

环境浸润:创设环境,营造传统文化浸润的校园氛围

环境育人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高职院校要精心设计校园环境,营造传统文化浓郁的书香校园,为高职学子的成长提供养分充足的沃土。

首先,要在校园中建造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墙、文化雕塑、文化走廊、文化展厅等,使学生时时刻刻浸润在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厚重与深沉。

其次,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站,制作中华英雄人物、传统风俗与礼仪文化、文学经典诵读、大国工匠等专题栏目,宣传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品质,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再其次,邀请相关专业的学者专家、民间手工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厂的能工巧匠深入校园,与学生沟通交流,开展文化讲座或技能培训,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工匠精神。

最后,加强图书馆建设,扩充中华传统文化书籍和音像资料,建设校史馆,举办专业或行业发展史展览,大力宣传行业模范和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激发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增强使命担当。

平台助力:搭建平台,丰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形式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院校需要搭建广阔的活动平台,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为他们提供深入学习、广泛实践的机会和空间。

首先,要搭建学生社团平台。职业院校要根植中华传统文化,并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和本地的地域文化特点,组织学生自主成立丰富多样的文化社团,如生物食品专业的学生成立“美食社”,挖掘地域传统美食或饮品的制作工艺,并根据现代审美追求和消费者日益丰富的口味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良提升;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成立“传统服饰社”,学习刺绣、织染、盘扣、绲边、编织等手工工艺,感受并传承中华传统服饰的精美和雅致。

其次,要打造一批文化活动的精品项目。这些活动要定期开展,年年延续,成为本校文化活动的品牌。比如开展“诵读经典,书香校园”主题活动,内容可以包括中华经典诵读会、经典解读讲堂、读书沙龙、优秀剧目放映厅、书香宿舍评比等一系列活动。

再其次,要充分尊重并掌握学生的特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采用VR技术、3D影像等现代信息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辉煌灿烂,给学生震撼人心的视听体验。传统文化的传播手段也要不断探索,可利用短视频、微课、手机APP、翻转课堂、网络教学平台等多种形式实现,力争使学习形式丰富,知识渠道广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使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迸发更蓬勃的生命力。

(作者张华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教授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


 

 

 

 

产教“融合共同体”切忌“一阵风”

 

近日,教育部官网发布通知,公布全国第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首批28个联合体正式入选。通知要求,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推动地方政府加强对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力度,积极协调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落实财税、土地、金融等政策,打造支持市域产教联合体良性发展的政策包。教育部将按照“有进有出、动态调整”的原则,采用实地调研、年度计划执行复核等形式,对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同时强调,自2024年起,教育部组织遴选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将优先从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中产生。

从今年5月的组织申报,到9月上旬的网络公示,再到如今的尘埃落定,组建“联合体”引发多地多校多企争相联手“组队”,迅速形成产教“联合体”或“融合共同体”的“井喷”局面。有网友感慨,最近的朋友圈和微信群里,每天都有多种产教“联合体”“融合共同体”成立的新闻报道和准备成立产教“联合体”“融合共同体”的“拉盟”广告,甚至有极个别高职院校竟然在同一天里成立了三四个产教“联合体”“融合共同体”,实在让人唏嘘不已。

自发组建产教“联合体”、成立产教“融合共同体”,本无可非议。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社会性、开放性等特征,决定了职业教育办学不能闭门造车,必须联合各方资源多主体育人。回顾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学校单枪匹马、单打独斗,到后来的开门办学、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办学理念不断创新突破,为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作出了巨大贡献。

再后来,校企深度融合得到进一步重视,集团化办学风起云涌,政校企行联动逐步成为职业教育办学的主流思想,组建由政府牵头的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统筹协调职业教育发展问题也形成了制度,使得我国的职业教育能够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如今,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融入各行各业,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发生改变,办学模式自然也需要与时俱进,适时倡导组建产教“联合体”“融合共同体”可谓大势所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布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要以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以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为引领,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聚焦政府统筹、工作机制、产业聚合、联合育人、技术攻关等关键环节,按照“少而精,示范性”的要求,因地制宜建设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这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指挥棒和风向标,各地各校各企自当闻“风”而动、听令而行。

然而,在闻“风”而动的实际工作中,需要避免陷入“一窝蜂”“一阵风”的误区,避免“来时一哄而起,去时一哄而散”。当前,在组建“联合体”“融合共同体”“集团”“联盟”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牵强附会、生拉硬扯、抢占“山头”、流于形式等不良倾向。部分职业院校组建“联合体”,只是将现设专业拓展为专业群,再进一步延伸到行业产业,然后广邀“群友”仓促组团,开个会、建个群、挂个牌,拍些照片,做个报道,此后再无更多的务实行动,看似热热闹闹,实则少有建树。

教育部提出“逐级遴选”产教联合体的工作理念,旨在确保“联合体”组建质量和工作成效,值得充分肯定。各地各校广开思路提前准备,预留充足时间构筑“蓄水池”,也是为了避免仓促应付难保质量,可谓不谋而合。问题在于,组建各级各类“联合体”必须“脱虚向实”,不能只讲形式上的“联合”,不重工作上的“联体”,更不能把“联合”异化为“联欢”。

其实,在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中,对于“联合体”的组建和工作开展都有明确要求。建设“联合体”的根本目的在于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最终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吸引力,高质量培养人才,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而“有进有出、动态调整”的原则和“少而精、示范性”的要求,则为“联合体”的组建和工作开展提供了务实的制度保障。

所以,各地涌现的产教“联合体”或“融合共同体”应走出“重数量、轻质量”的“自娱自乐”误区,高职院校切忌盲目攀比、一味追求“全国”“首个”“唯一”,而要多思考“怎么建、怎么干、干什么、谁来干”等核心问题。

(作者:王寿斌,系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 信息来源: 《中国青年报》


 

 

 

课程建设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积极推进课程美育建设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不断完善课程和教材体系,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提出美育新理念,创新美育教学范式、教学模式,不断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美育新格局。

 一、创新提出职业院校课程美育新理念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立足职业院校“德技并修”的办学理念,贯彻落实新时代美育工作要求,创新提出了职业院校“融美育德、融美于技、融美塑人”课程美育新理念。

 “融美育德”,以立德树人为出发点,是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新时代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更加全方位,美育与德育在目标上同向同行,内容上相互融合。充分发挥美育在德育教育过程中的渗透性,用美育引导德育发挥作用,以学生为中心,达到真善美的融合统一,达到以美导德。

“融美于技”,立足职业院校技能立身的培养目标,同时促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将美育融入专业课人才培养方案,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面建立美育与专业课相融合,梳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美育元素,设计合理的融合方法,拓宽融合路径,做到以美促技。

“融美塑人”,落实“五育并举”目标,培养职业院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通过开展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提高审美能力,使学生热爱生活、提升情趣、修身养性,培养现代化公民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实现以美塑人。

二、深入实施“三美三融”教学范式

 1.三美:教师美、教材美、教法美

 教师美,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引领者,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师树立内外兼修的美育品质,内在注重个人修养,乐观向上,亲切友善,处事不惊,随机应变,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思想美、心灵美,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个人品德的发展。外在注重自身形象,衣着得体、举止大方、行为规范、气质干练,使学生通过教师的形象引导,形成正确的处事方式和科学处理问题态度。

 教材美,教材为教学提供知识和信息,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元素,从教材的文体语言到设计版面再到内涵建设,教师引导学生读懂教材文质美,理解教材逻辑美、体会教材科学美,感受教材智慧美。

教法美,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研究本课程的教法美,用美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掌握教学目标,达到教学要求。体育课通过团队竞赛展现协作美,学前教育通过舞蹈表演展现形式美,新闻学通过朗诵方式展现语言美等。

三融:课前融、课中融、课后融

课前融,教师课前根据课程特点和人才培养方案,充分挖掘课程中的美育元素,结合教法、学法的规律性,安排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使教学设计中融入美,为学生创设美的教学方法和设计。

课中融,教师通过培训学习逐渐将美育素养转化成美育的教学能力,在课堂讲授中充分结合教师美、教材美、教法美,运用教师高超的教学能力和美育素养,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之美与教师授课的技能之美充分融合,为学生创设美的教学课堂氛围。

 课后融,教师注重发挥第二课堂教学中美的融入,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融入美。让学生通过制作微电影,展现校园文化美,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专业技能,展现协作美,通过社团实践活动,体会劳动美。

 三、探索构建“五课五融五美好”教学模式

 以《大学生美育》课为引领,引领学校美育发展。建立《大学生美育》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坚持马克思主义美育观,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新颖,教学逻辑清晰,更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包含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精神美、制度美、劳动美、科技美、校园美等内容,体现了课程美育的新理念,引领学校美育发展。

 以特色课为依托,整合资源挖掘美育特色。整合学校各部门各学院美育特色资源课,包括中国商贸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法律与实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思政课、体育与健康等公共基础特色课程,搭建美育特色资源平台,收集、整理美育资源。通过课程组集体备课挖掘特色课程中的美育元素,因课制宜的构建课程美育教学设计,着力打造美育特色课。

以专业课为抓手,构建“专业+美育”连接链。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以各二级学院课程组、教研室为单位,挖掘专业课程中的美育元素,将美育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改革研究中,形成“专业+美育”连接链,落实到专业课授课过程中,达到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人格健美的新时代复合型人才。

 以实践课为支撑,增强美育社会服务功能。实践课是指理论教学以外的教学环节,包括实训、实习、参观、调查等,通过专业实训基地实践、展馆实地参观等方式打通美育与实践课程的融合,在实践课教学安排中融入美育理念,在实践课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设计、挖掘美的元素,通过团队合作体现协作美,劳动美,最终让学生感受到工匠精神美,增强美育社会服务功能。

 以活动课为载体,扩宽美育展现模式。活动课是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建立学生发展中心,统筹规划学校美育活动,立足学校特色,学院特色,专业特色,构建区域化、特色化的美育活动,将美育融入活动课,旨在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更好拓展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责任编辑:王曼琪 时高玺  来源:河南教育宣传网  2023.10.18

 

 

 

福建高校首开体育翻译课程

      

记者10日从闽江学院外国语学院了解到,该院充分发挥学院具有优秀体育媒体特约评论员和外语专业高学历、高职称师资的复合优势,将在2023级英语专业中开设“体育项目翻译”“国际赛事翻译”等体育英语翻译课程。这是福建全省第一所开设体育翻译课程、培养专业体育翻译人才的高校。

福建省是中国竞技体育大省和体育用品产业大省,在体育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体育用品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对外交流都需要大量专业翻译人才。

应此,闽江学院以服务于福建地方产业发展为办学要旨,以培养社会亟需的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充分发挥已有双师型高层次人才的师资优势,自2023级英语本科专业开始创设“体育英语翻译”模块,开设体育翻译课程,培养体育翻译人才。

 闽江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副教授史玄之博士说,福建省作为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最重要的基地,在中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居于首屈一指的地位,在世界体育用品制造业也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随着体育用品出口越来越多、逐渐遍及世界,赞助外国国家队和国际体育赛事的体育用品品牌越来越多,邀请国际大牌球星和知名运动员作为企业品牌代言人和推广大使者也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既懂外语又懂体育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外语翻译人才。

史玄之认为,当今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实际上也需要大量专业体育翻译人才,不但国家队聘请外国教练员、体能训练师越来越多,福建省与目前国内各省一样,也在一些项目上聘请外国教练团队、体能训练团队提升整体竞技水平。同时,乒乓球、跳水等中国体育的传统优势项目也向外国输出教练团队。

此外,近年来中国举办的国际赛事不断增加,今年就主办了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等多项大型体育赛事,需要体育外语同传翻译、体育比赛现场外语播报、体育比赛外文媒体报道等领域的专业人才。而且,体育翻译具有专业性强、时效性强、多模态表现形式复杂等特点,人工智能翻译软件与工具难以替代,使得体育翻译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据了解,史玄之虽然本科、硕士、博士攻读的皆为英语专业,但其长期从事专业体育评论,在《香港大公报》等多家媒体刊发体育评论近300万字,多次被媒体聘为奥运会、亚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的评论专栏作家,同时著述出版有30万字的《乒乓球常用汉英手册》和50万字的《举重常用汉英手册》等两部体育项目双语工具书,还曾多次应邀担任在闽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翻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闽江学院的体育翻译课程将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通过模拟国际体育赛事组织与管理流程、体育赛事现场双语播报与解说、体育媒体双语报道等实践性课程模块,教授与体育竞赛规则、体育项目常用技战术、赛事组织与报道等领域相关的口笔译知识与技能,编撰特色体育翻译校本教材,提升学生体育翻译专业能力和适合体育翻译行业工作的职业素养。

同时,闽江学院的体育翻译课程还将探索“体育+英语+商务”的知识与技能融合路径,培养真正适合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更好地为正处于高速对外发展之中的体育产业服务。(来源:中新网   作者:敏忠  责任编辑:罗晓华 周少锋)

 

 

 

政策瞭望

云南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

 

近日,云南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昆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行,共同体的成立将整合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资源,促进专业(群)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用性,服务云南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及其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

云南省教育厅、昆明市教育体育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及108家行业、企业、学校等单位代表出席大会,共同见证云南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揭牌成立。

云南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立是云南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深化和落实以教助产、以产促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延伸教育链、服务产业链、支撑供应链、打造人才链,提升价值链,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开辟校企共同育人新路径,拓展职教发展新动能的实践和探索。此次共同体的成立将充分发挥昆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作为云南省唯一一所专门培养幼教师资的师范类院校的引领作用,汇聚各方优势,共同培养高素质的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高技能人才,助力云南省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成立大会之后,共同体还召开了第一届理事会,58家单位及6名个人成员成为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审议并表决《云南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产教融合共同体章程》,审议通过了《云南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产教融合共同体2023—2024年工作计划》。工作计划明确了共同体建设、深化合作平台建设、专业群及其要素改革等方面的重点工作任务。共同体计划初步建立一个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建立一个产业深度合作的现代产业学院,积极拓展行业员工培训和业务培训,开展1000至3000人次的校内职业培训。同时,不断优化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并完善相关专业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与机制,共建校企结构化教师团队和“双师型”团队,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合作举办专业技能竞赛。

责任编辑:钟勇 来源:昆明教育电视台 2023.10.11

 

 

 

热点资讯

教育部职成司邱懿:

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中要着重把握两点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日前印发,各项改革重点任务有序推进。在教育教学方面,将在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打造一批核心课程、优质教材、教师团队、实践项目和具有国际影响的标准、装备资源等,以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引领、扩大优质资源共享、探索模式创新,以此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以新理念、新目标、新成果深化体系建设改革,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需要把握好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的问题。

怎么看

以新理念引领创新发展

高质量教育的核心是人才培养的高质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性力量,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坚强支撑。

2022年,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成功召开,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从跟随跟跑走向并跑领跑,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走向了成形成熟。同年底,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绘制了新时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施工图。建设目标一以贯之,重点任务接续推进,“一体两翼”环环相扣。

《意见》中明确提出人才培养的各项举措,涵盖了资源建设、模式探索等人才培养链条的关键环节。抓好各项既定重点任务的落实,既是支撑“一体两翼”设计落细落小的有效载体,也是区域、层次、领域各项改革举措的系统集成,更是我国职业教育面向世界,从做大走向做强的重要支撑。落实《意见》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一招、关键一招、创新一招。

怎么办

以新目标驱动重点任务实施

职业院校要抓住教育教学改革这一关键点,打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全局战。要坚持一个遵循——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凸显三个特征——更国际、更中国、更融合,以国际化来引领教育教学改革,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目标,战略谋划专业建设布局,促进标准和课程内容更新,激发自我变革动力。

在任务实施中要着重把握两点:一是持续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二是着力塑造国际合作新优势。要以中国特色学徒制,凝练阐述双轨双通的中国模式,系统谋划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服务和引领水平;要通过国际化平台的打造,提升行业“走出去”能力和国家话语能力,助力对外开放和国际竞争的战略布局。

要通过搭建技术技能人才和产业发展大数据平台,有效支撑“一体”供需匹配对接;要通过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中立典型、树样板,在市域产教联合体中抓课程固根基、强实践练能力、强师资优结构,有效支撑“两翼”,推动改革、释放活力。

怎么干

以新成果深化体系建设改革

要通过关键举措,推动重要机制的落实,以点带面、分步推进,启动实施四大计划,抓好四个关键举措,着力构建四个机制。

启动实施四个计划。启动实施优质资源建设计划、重点领域专业课程改革试点计划、现场工程师专项计划和国际化品牌建设计划。瞄准重点领域,聚焦专业、课程、教材、项目,开展多专业交叉、多要素协同、多系统集成、多链条耦合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政府搭台、企业支持、学校对接、共建共享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扎根中国大地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开展立足国内的专业认证,探索职教标准面向世界“走出去”的路径。

抓好四个关键举措。抓好专业这一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围绕重点领域打造一批优势专业,建设一批急需专业。抓好课程这一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聚焦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以岗位能力分析重构课程体系图谱,推出一批线上、线下一流核心课程。抓好教材这一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鼓励校企协同开发,创新教材形态,推出一批体现最新教改成果的产教融合优质教材。抓好校企联合育人这一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以组织模式改革催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层次变革,以一批典型生产实践项目引领教育教学模式新突破,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构建四个重要人才培养机制。完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机制,明确专科高职院校、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普通高校各类主体举办职教本科专业的路径;扩大中高、中本、高本贯通衔接培养规模,畅通生产一线企业优秀员工采用校企合作方式攻读专业硕士、博士的深造通道。完善专业调整机制,按照专业设置“小逻辑”服从经济社会发展“大逻辑”的原则,对专业目录实行动态调整;指导各地搭建供需平台,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紧密互动。深化产教融合发展机制,重点建设紧密对接产业链的特色专业群,建设快速、及时响应产业发展的课程体系。健全国际影响发展机制,基于人才培养的国际化需要和国家对外开放的战略需要,战略布局国际板块,拓展国际合作交流渠道,推进校际学分、学位互认互授,鼓励优质学校走出去办学;成立国际组织,积极参与国际治理,加强与国际科教组织合作,立足国内探索专业认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以人才与技术技能服务支持企业走出去,以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有力支撑教育强国建设。

 来源:中国教育报

 

 

 

 

科普知识

被蛇咬伤如何自救

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王涛表示,如果不幸被蛇咬伤,一定要尽快呼救,及早到正规医疗机构寻求专业治疗。他提醒,等待救援时,可先对伤口进行冲洗,用干净的布或纱布包扎伤口,用碘伏消毒,注意尽量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消毒剂,以免刺激伤口;要保持伤口位置低于心脏,以免毒素加速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减少毒素扩散;切勿用红酒、刀片等处理伤口,也不要过度束缚受伤部位,避免影响血液循环,造成肌肉坏死,同时不要试图吸出毒液,这样可能会加重伤情,甚至危及生命。(来源:《科技日报》2023.10.11)

 

 

 

师生园地

从职高生到教高职生 一位喜欢“动手操作”的教授如何炼成

 

读小学,动手拆了玩具车,观察齿轮、弹簧的运动,可是一堆零件再也装不回去了;中考后,选择到职高读机械专业。自己画图、设计、制作了一辆木头玩具车,不仅带来了成就感,还坚定了对动手操作的热爱。

就是凭着这份对“动手操作”的热爱,叶宏武用20多年完成了从职高生到教授的身份转换。也是凭着自我成长的探索,他把自己成才的经验运用到教学中,带出了技术能手。

不久前,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教授、高级工程师叶宏武,被授予浙江省“师德楷模”称号,并以浙江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牵头人的身份,受邀在浙江省高校新教师培训课上开讲“第一课”。

叶宏武这一路成长,靠的是运气,还是天赋异禀?随着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的采访,答案逐渐浮出水面。

“我可不是天赋异禀”

受当电工的父亲影响,叶宏武幼时的启蒙书是各种电器的说明书,而调皮地“拆东拆西”,更成为他小时挨骂的主要原因,但也养成了爱动手、爱思考的习惯。

手工磨的0.3毫米合金钻头,在铝合金材料上打孔,孔所在位置肉眼看不到,只能“凭力度、凭感觉”。如果钻头在打孔过程中断掉,还会扣工钱,这在普通机械工人眼里是“最难、最吃力不讨好的活儿”。

但就是这份工作,硬是成了职高实习生叶宏武在厂里的“拿手好戏”,甚至1天打出别人3天的量。

“我可不是天赋异禀。”叶宏武最后干脆承包了这一工作。他认为成功的秘诀就是“动脑筋,不断地动手实践”。可是这个众所周知的道理,“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

而叶宏武,便是自始至终做到的那个人。

1993年春天,正在职高读三年级的叶宏武在工厂实习。当班主任告诉他能够参加高考的消息时,叶宏武实习所在的工厂厂长劝他:“厂里有最先进的机床,你可以操作学习,何必要去上大学?”

即便当时不考大学,在企业里也不会差,但叶宏武认为,读大学可以接触到的平台不一样,会让自己今后的发展更加有优势。

年轻的叶宏武认真地对厂长说:“操作机床还有很多机会,但读大学的机会就这么一次。”

之后,叶宏武毅然回校准备高考,并在1993年秋天顺利进入宁波高等专科学校(现为宁波工程学院——记者注)就读机械工程专业。

上了大学后,叶宏武在一向最拿手的物理上“吃了亏”——与中学物理不一样,大学物理解题,需要运用到大量的高等数学知识,而他的高等数学基础不够扎实。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叶宏武经常在图书馆阅读区“溜达”,寻找合适的数学解题集,终于,他发现了一本“宝书”。从那以后,每天图书馆开门前,叶宏武提前去排队,开门后第一时间找管理员借阅这本数学解题集。

在这样的努力下,职高生叶宏武仅用一年时间,成绩便一跃成为年级的前10%。

后来,在浙江工业大学攻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时,叶宏武作为从“一线动手做上来”的人,最明白的就是“知行合一”的重要性。结合当地生产的轴承寿命短的痛点,研究改进钢球的制造工艺,确定了锥鼓形毛坯的最佳形状。叶宏武说,对于技术的学习,不实践永远都是纸上谈兵。

成为教授后,叶宏武将这一理念贯彻到职业教育中。在他看来,现代职业教育需要具有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的教师,能够将知识、技能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自信”的自己

“只会做‘嘴上功夫’、不带领同学深入实践的老师肯定对本行业不了解。”叶宏武认为,老师需要从头到尾动手实践、真正做到了解所教课程的技术,才能够通过言传身教教会学生,只学习书本上的理论是“行不通的”。

对于如何教育学生,叶宏武以新生为例,新生犹如不会游泳的人,光看懂课本上的游泳技巧,进到水里还是会“淹死”;老师只有在水里边游边教,才能真正教会学生游泳。

对于犯错的学生,叶宏武从不会多加责备。叶宏武认为,犯错并不可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要把差错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就可以,重要的是犯错之后解决问题的过程。他说:“在学校里把所有的错都犯一遍,到社会上就可以少犯一些。”

“就像教小孩走路一样,他一定会摔跤,但不能让他摔得头破血流。”叶宏武认为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关键在于“道路设计”。

当成为教授的叶宏武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学生时,“学生们都觉得很神奇”。虽然现在职业院校的学生升学意愿比较强烈,但叶宏武认为,升学与就业并不冲突。在他上大学的年代,只有少数人才能获得升学机会,而他“就是那个少数”。他的成长经历带给学生最大的启示就是做“自信”的自己。

“高职学生缺少的就是自信。”叶宏武说。为了鼓舞学生,他不仅用亲身经历作为范例,更是和比赛指导团队一起,带领学生参加全国性的大学生机器人比赛,取得了三次一等奖的好成绩,让学生在比赛中找回了自信。

找回比赛的自信容易,如何让高职院校学生找回人生的自信?

“要想办法,让学生完成超出预期的事。”叶宏武觉得高职学生是“唱歌不被认可的小孩”,而自己的任务就是循序渐进,通过阶段性教学,带领学生逐个突破唱歌的小目标,“在家里唱过10次,可能就敢上小舞台,在小舞台上唱10次,就敢上大舞台。”

在叶宏武的教导下,“舞台”一点点变大,学生的自信逐渐增强。

  “想要把学生教好,自己得真正做过”

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叶宏武对《机电一体化设计与制作》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原来的5天理论学习、5天实践操作,改为8天理实一体化课程。他带领学生一边拆解自动生产线机床,一边讲解原理,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快地掌握技术。

学完这门课有什么用?在上每一门课之前,叶宏武都会告诉学生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同于笼统的答案,叶宏武会告诉学生学完这1节课之后他们能做什么,学完10节课能做什么,做完的成果是什么。

真正掌握了技术,也拥有了对本专业的绝对自信。在与其他教授“大咖”讨论专业学术问题时,叶宏武从不会被高深莫测的专业词汇所吓倒。每当别人用专业术语讲出一个理论时,叶宏武都会将其转化为简单的示例。

“只要动手了,做起来就不会那么难。”在叶宏武看来,为学生设计的教育道路也需如此,让学生明白书中知识对应实践技术中的哪一部分,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想要把学生教好,自己得真正做过!”叶宏武的理念,恰好也体现在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上。

2020年4月,叶宏武接到一个求助电话:口罩机生产线速度上不去。生产厂家建议更换控制系统,但调配零件需要4天。当时全国口罩紧缺,运口罩的车在厂门口排着队。

叶宏武做了个应急结构:用一瓶吊在半空的矿泉水,起到机器减震的作用,口罩生产速度马上恢复。厂里告诉他:这条生产线每天能够生产价值50万-100万元的口罩,停产4天就可能损失200万元,叶宏武只用几块钱就解决了一个价值200万元的大问题。他本人也因此获得“民革浙江省2017-2021年度先进个人”荣誉。

对于未来的职业教育,叶宏武持积极态度。他认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将继续增长。在他看来,“终身学习”也是未来教育的重点,“要帮助学生不断适应社会变化和职业需求的变化。”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瑞璇 记者 张渺  信息来源: 《中国青年报》)